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张光臣,生于1966年,中共党员,副高级教师。他,从教36年,扎根高丘山区教育21年,曾担任过高丘多所学校校长15年。自1985年工作以来,他在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宣言。
一、以校为家,情系校园
他每天总是天不亮就到校,检查校园安全卫生,迎接师生入校,放学他又总是先护送师生离校,自己再检查校园方方面面,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回家。即使是节假日,他也心系校园,特别是雨季来临,他总是冒雨去学校检查水路是否疏通,校舍设施是否安全。
二、甘为人梯,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张老师从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了让新教师尽快成长,他开始组建教研团队,教研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给许许多多年轻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爱满校园 ,情暖人心
在工作中张老师把爱播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在他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他以学生的快乐为快乐,以学生的烦恼为烦恼,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张老师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真诚打动他们,带他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张老师平时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孙湾小学任教期间,有一次,吴老师喉咙嘶哑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声不响地骑着电车去山上挖来蒲公英、茅草根和芦苇根,亲自熬好凉茶端到吴老师面前,再三叮嘱吴老师及时喝,吴老师感动的热泪盈眶。
张老师在陈营小学任教期间,看到一些年轻的教师生活比较节俭,他担心这些年轻人长期下去,身体会缺乏营养,他经常自掏腰包为教师们买排骨,给老师们改善生活。在这些年轻教师眼中,他更像是一位父亲。
2020年秋期,有一次孙湾小学电线线路改造,停电问题造成了学生午饭成了困难,这可急坏了王校长,张老师灵机一动,说他家有口大锅,可以解决全校孩子的吃饭问题,于是张校长便带几位老师到他家生火做饭,那天孩子们都说张老师做的饭真好吃!张校长的慷慨、热情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烙印。
四、爱生如子,言传身教
他是严师,更是慈父,他关爱每一个学生 ,他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更不放弃一位学困生。他每天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补课,学校学生多,学困生更多,学生基础差。但经过他的努力,学困生王岩、王诗雅等都有了明显进步,他常说:“要对得起孩子和家长,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总是用一颗朴实的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他始终奉行“言教身教”。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做好学生的表率。在平时,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时,他总是弯下腰去捡起来,学生被他的举动感染,随手捡起身旁的垃圾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镌刻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五、不断充电,追求卓越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平时挤出时间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坚持定阅各种教育类报刊,从中汲取养料,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他用一件件小事,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他用一点一滴的爱,成就了孩子们精彩未来;他用教师灵魂的魅力,谱写了一曲曲动听的爱之歌!他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张光臣!(通讯员 李盼盼 李燕杰)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