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蒋鼎 雪枫)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进一步促进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发挥教科研成果应用价值,4月24日,在2021年春期“6+1”高效课堂名师示范课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之际,镇平县雪枫中学举办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暨《考前1个月•英语》教研成果分享专项研讨会。该校周小红副校长莅会指导,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会。研讨会由该校英语教研组长王柯卿主持。
周小红副校长同部分与会者合影
据悉,自2018年秋期起,该校启动了未来三学年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规划,倡导“新优质项目”“关键教育事件”研修和“微运行”策略等先进办学理念,以科研为抓手,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一周一课一研”“教师解题大赛”“高效课堂大比武”“名师示范课”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教研实践活动,富有成效地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突破,并在学科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教研成果,该校承研的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校本化实施成果《考前1个月•英语》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成果由研发团队核心庞先庆老师担纲主编,该校英语教研组王柯卿、杨红、高洁等10余位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倾情奉献,2021年2月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研讨会上,从创作过程、篇目内容、典型特色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教研成果后,主编庞老师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切身体会。他将之浓缩为“三点四维四向三量”,其中,“激情点燃-心灵点悟-智慧点化”“三点”是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应具备的三个前提条件,“时间-活动-课堂-反思”是开展教科研应遵循的四个宏观维度和基本保障,而“问题-任务-目标-价值”“四个导向”则是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实施发展的四大策略和关键理念,“含金量(学术价值、使用价值、成果丰富度)-含新量(创新度、规范度)-含绿量(可持续发展性)”“三量”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制胜法宝。
庞老师认为,充分的时间和适时的活动为课题研究夯实基础,积极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行为反思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而有力的实践和智力支持;教师只有点燃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激情,树立强烈的教科研导向意识,在持之以恒互助学习或自我研修中点悟和点化对学科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智慧,才能让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构建精彩的人生场域。“三点四维四向三量”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这四个方面协同运行、优势互补,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课题研究实施发展策略。
周小红副校长发表总结讲话
“《考前一个月•英语》这本书有很多可以帮助学生提分的亮点,它紧扣高考考向和考点,高考考什么,它就讲什么。书中的固定短语和熟词新义单词对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提分很有帮助。”“成果可以让学生在高考前回忆起曾经忘记的许多知识点,并得以重新掌握。本书针对高考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等几大题型,结合高考真题归纳总结了相应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并配以很好的巩固性训练,让学生从中得到很多益处。”“最关键的是该成果体现了新课标新高考新考纲的要求,既可作为高三英语总复习备考用书,也可作为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学生必备的英语学习用书。”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策群力才能激发出更大动力。在研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观点交流、理念分享,加深了对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策略和路径的认识,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年级备课组长王柯卿、杨红和高洁等老师发言后,教研组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就校本研究的意义、内容、途径以及校本成果的应用等方面,畅所欲言,广泛交流,纷纷表示:“今天的教研成果分享研讨会让我们对校本成果的达成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和途径有了更多的认识,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
庞先庆老师交流分享经验体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课改。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考效果更是直接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水平。“本次教研成果分享研讨会将会对我校今后高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校本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广运用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有助于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
周小红副校长的高度评价和殷切希望给予英语教研组以极大的鼓舞:“凝心聚力抓教学,坚定不移抓教研。在前两个学年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2020-2021学年是更我校三学年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规划目标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年份。在漫漫课改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英语教研组继续志立于高,行成于微,教研不停,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目前全校正在广泛开展的‘6+1’高效课堂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推进教研成果及时更好地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凝心聚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益,为我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