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两会聚焦 | 隆起发展新高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两会聚焦 | 隆起发展新高地
作者:  陈琼

南阳两会聚焦 | 

隆起发展新高地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起点,如何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成为南阳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与远景规划,谈思路、谈举措、谈愿景,献计献策,建言资政。

  高位谋划

  蓄积发展势能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关键五年。只有从战略上把好方向,才能行稳致远,进而大有作为。

  人大代表王宛楠、李显庆说,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的目标已定。政协委员张昆、李彦涛、张月田、姚建斌认为,在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南阳发展的目标定位、主攻方向,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人大代表李甲坤、张智广,政协委员周光聚、于海营说,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高质量工作体系,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育强产业

  畅通经济血脉

  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必须要有大产业增强集聚能力。

  人大代表孙耀忠、政协委员杨松说,应强化产业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将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壮大产业集群。

  人大代表李文鹏说,综合保税区是内陆城市的开放窗口,卧龙综保区要抓住改革创新和项目建设这两个“牛鼻子”,围绕物流商贸、科教创新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绿色生态和特色产业融合的国际陆港新城和生态科技新城,为高质量建设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大代表马俊、周天龙、余广东说,各地应突出制造业项目的“压舱石”作用,通过落实新上项目投产、鼓励企业扩大产能、扶持企业技改升级等,提升制造业投资比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效应,拓展延伸产业链,支撑并带动“一主一新一特”产业的发展。

  人大代表孙海燕,政协委员张廷珍、梁红印、王保磊说,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努力营造一个开明开放、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高地”。

  创新驱动

  点燃加速引擎

  南阳要建成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人大代表李培迁、薛江峰说,创新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官产学”高度融合,政府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快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研发网络。

  政协委员刘万群、李存、刘顺跃、冯雷认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争取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南阳。建立全市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诸葛英才计划”,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的第一动力。

  提升功能

  建设幸福家园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

  南阳市人大代表宋茹萍、政协委员张相云说,新城区应围绕“满城绿色半城水,宜居宜业活力城”目标,加快高端业态培育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建设商务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物流等高端产业,成为新兴区域经济中心的核心区。

  医圣祠文化园作为“九大专项”中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和大城市的有力支撑。人大代表刘中青说,宛城区将扎实推进项目规划、融资、征迁建设等工作,项目一期工程仲景书院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医药养、产学研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综合体,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人大代表高贤信说,卧龙区将以南诸葛、北张衡为主打文旅品牌,全力推进卧龙岗文化园建设,启动张衡科技文化园的规划建设,配合黄山、“不见冢”遗址的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把辖区内3A级景区中国月季博览园等近10个景点连线成片。

  政协委员刘国良表示,鸭河工区将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形成“农耕观光、景区游玩、度假旅游、文化教育”以及养老中心、健康生活服务、医药生产等全产业链,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旅康养示范基地。

  政协委员李刚、胡新峰、刘小宁建议,尽快规划建设卧龙综保区产业配套区、王村铁路物流园区、高铁片区、农产品物流片区等功能区,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实现组团发展。

  人大代表莫中厚、杨红忠说,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区域、淮河的生态涵养区,因此,提升南阳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防、治、建、调、管,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代表委员们认为,只要全市上下增强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扬鞭催马,伏牛奋起,南阳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步伐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