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曾倩 通讯员 史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30日,位于汲滩一初中院内的中共邓县汲滩支部特区委员会遗址,传来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与旁边学校的朗朗书声和谐共鸣。
1925年前后,当时土匪遍野、驻军不断的邓县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更难以容下振聋发聩的宣誓声。就在这革命的激流险滩中,邓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汲滩支部在汲滩镇成立。
为响应北伐战争,促进人民觉醒,救民于倒悬,1926年10月,原本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中共党员郭绍仪(邓县白牛乡郭庄村人),被党派回邓县,在无党组织基础的情况下,执行“发动群众,反对军阀的抓兵拉夫,响应北伐”的任务。
当真理之光照进农民心中,这片土地开始醒来。据史料记载,郭绍仪到汲滩镇后,成立贫农会,广泛发动农民。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在短期内,贫农会成员达到120余人。邓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郜杰瑞说,郭绍仪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注意隐蔽,保护群众。除了通过走亲访友、换贴拜把子的方式接近农民,还经常在夜晚和农民聚集在荒滩坟头、草庵磨坊,从群众苦处说起,挖苦根、追苦源,使贫苦农民认识到团结起来,推翻反动黑暗的政府,打倒土豪劣绅,穷人才有出头之日。
1928年夏,郭绍仪吸收贫农会11名骨干分子入党,并建立了郭庄、小侯营、单(桥)刘营党小组。
“1928年8月,这11名党员和郭绍仪就在我们面前的这间山陕会馆右侧的房间内,成立了中共汲滩支部委员会。”宣誓完,党员干部们走进遗址内,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站在这间星火初燃,信仰起航的房间内,大家心潮澎湃:“先辈们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和一往无前的革命勇气,是我们坚持奋斗的精神旗帜。”
中共汲滩支部、邓县特区委员会成立后,不断发展党组织,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开展起来,无数志士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红色星火在穰原大地燎原而起。
其中著名农民运动的谷社暴动指挥部之一就设在这里。1930年党在汲滩、谷社一带组织起义赤卫队员3800人,党员200人,农会群众一万多人发起起义。虽然最终因缺少枪支弹药,缺乏斗争经验,谷社暴动失败。但广大党员群众展现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值得颂扬,起义中的部分成果,也让苦难的农民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这里不仅是邓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地方、谷社暴动的指挥部之一,更是桐柏军区庆功大会的所在地……”讲解员朱向晖详细地向大家讲解了1930年谷社暴动遭镇压失败以及1948年桐柏军区为庆祝宛西战役和镇压反革命暴乱胜利召开千人庆功大会的盛况。
时隔近百年的今天,这段风雷激荡的历史再次在党员们心中涌动,“我们将在从这里点燃的革命信仰星火的指引下,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让这座见证了我市革命从萌芽出发,到曲折前进并最终走向辉煌的胜利的全过程的遗址,见证我们为乡村振兴奋发努力的新未来……”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 南阳市卧龙区开展“学党史 悟思想”读书班暨党史专题辅导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