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全力发展“农+工”
积极推进“农+网”
着力打造“农+游”
近日,记者来到镇平县想念食品有限公司,整洁有序的原料收购车间、高大耸立的圆形储粮罐、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充满香气的直播带货……小麦源源不断地涌入拥有智能收储、氮气存储等功能的仓库和挂面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高效运转,一箱箱畅销挂面通过企业的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镇平县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注重一产连接二产和三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破产业界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全力发展“农+工”
镇平县杨营镇金瑞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阳告诉记者:“今年种了1500亩小麦,全部与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选用‘郑麦119’品种,麦种好,田间管理也得到了公司的技术指导……”
镇平县鼓励粮食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该县依托想念集团、霖峰公司、麦香源、标点食品、一滴香等工业化龙头企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做好储存、加工、包装、营销后期服务,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接二连三”,促进融合,着力打造一支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
积极推进“农+网”
“去年我们的红薯成了网红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红薯22万单110万公斤,今年还要再加把劲,争取创出新纪录。”在晁陂镇一带被称为“红薯哥”的李晶干劲十足。
“镇平县410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电商服务点,电商产业已经成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说。
行走于广袤的镇平大地,记者发现,与红薯一同“触网”的,还有香菇、木耳、粉条、香油、挂面等农产品。近年来,镇平通过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农+网”深度融合。目前,该县电商总数2.2万家,每天发出快递9000余件,带动1万多人持续增收。
该县成立同富小康公司,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盘活农村资源、链接城市消费”,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大力开展“互联网+粮食”行动,利用阿里巴巴、“老家镇平”等电商平台,加快粮食产品线上线下融合。
着力打造“农+游”
镇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通过特色餐饮留游客,配套设施乐游客,农事体验引游客,全县各乡镇发挥各自特点优势,做活生态观光农业,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中原荷花博览园、万亩樱桃园、遮山七彩沟、紫海香田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突出本地特色,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拓展农民脱贫致富渠道。
镇平县立足实际,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特约记者 胡少佳 徐帅)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新野县上港乡开展“红色华诞党旗飘扬”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