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磅礴力量 开启奋进征程
——南阳市干群收听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阳市各地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收听收看了大会直播,议热点、谈期盼、话未来,反响热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干劲。
奋志笃行,千秋伟业功已成。南阳市扶贫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收听收看表彰大会,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小强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阳如期实现了90.1万贫困人口脱贫、1112个贫困村出列、7个贫困县摘帽、48848人易地搬迁。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要继续发挥参谋助手和尖刀骨干作用,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强的作风干劲,全力以赴,接续奋战。要继续履行扶贫职能,做好5年过渡期的巩固和拓展,确保不发生致贫和返贫现象。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调查研究、全面吃透情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战役中,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南阳落地生根。
“表彰大会振奋人心,收看后备受鼓舞,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荣广观看节目后,感触颇多。他说,作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的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决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产业扶贫,切实巩固好、提升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斗起点。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宛楠表示,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资金等短板,推动脱贫产业提档升级。巩固提升“粮油畜菜”四大传统产业,扶持壮大“菌花果药”四大特色产业,打造 “三千四特”农业产业。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发展“五大新型业态”,打造“八大产业集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表彰大会传递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增强了各地积极开启乡村振兴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短中长”三线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和贫困群众的安置工作,聚焦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在去年2月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硬任务。“我们将牢牢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深挖淅川特色与优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抓好脱贫攻坚、做好水质保护工作统一起来,以抓铁留痕、滚石上山的狠劲,全力以赴实现乡村振兴!”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
在表彰大会上,南召县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南召县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李立激动不已。李立说:“这份荣誉是全县扶贫干部忠诚担当、艰苦奋斗出来的,是对我们广大扶贫工作者多年辛苦付出的肯定与鼓励。作为扶贫战线的一员,我倍感骄傲与自豪。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足干劲,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尽心竭力书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篇章。”
桐柏县回龙乡组织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收听收看表彰大会,全乡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乡长赵阳表示,全乡将以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个人和集体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本地实际,立足传统产业,以中药材、特色食用菌种植为突破口,打造产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创建优势品牌,建成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发扬“三牛”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定信心、砥砺奋进,谱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平稳衔接新篇章。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让我深受鼓舞,我更加坚定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信心。”新野县委宣传部驻施庵镇大营村第一书记余海涛说,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培育食用菌、黄金梨和小龙虾、大白鹅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做好乡村振兴产业对接,带领群众致富。
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西峡县后塘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定均激动地说:“党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党的领导,再难的路我们也敢闯。我要带领全村党员,继承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向楷模学习,为群众的幸福生活继续奋斗。”
“作为一个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回首这几年走过的路,真的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获得全国2020年度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王万才说,几年的脱贫历程,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成绩,更有差距。脱贫攻坚完美落幕,乡村振兴蓄势待发。“世界如此美好,我所奉献几何?当此民族复兴的光荣时刻,我们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建功立业无愧历史,追逐梦想不负韶华!”(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