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这个春节,在他乡回望故乡—— 热烈的中国年 戴着春天的花冠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新春走基层 | 这个春节,在他乡回望故乡—— 热烈的中国年 戴着春天的花冠
作者:  王平

新春走基层 | 

这个春节,在他乡回望故乡——

热烈的中国年  戴着春天的花冠


  这个春节,对于在外务工的不少人来说,是独特而难忘的。一样的春节,有着不一样的滋味和过法。

  1月28日,南阳晚报开启“就地过年·三行诗两句话抒怀”活动,邀请读者在他乡回望故乡,用三行诗或两句话抒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活动持续到大年初六(2月17日)。对于身在他乡的人,回望故乡常常是自我形塑的开始,也是他们回看自身成长的情感方式。

  手机尾号为2353的读者说:每逢过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浓稠了许多。今年虽不能面对面地拥抱、干杯,但家人寄来的年货,依然饱含着彼此的牵挂和深情祝福。

  在北京过年的网友“家和”说自己最想在春节和家人在白河边漫步。他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家乡浓浓的年味、欢乐的笑脸、盎然的春意,看到了一个热烈的中国年:

  我看到了怒放的望春玉兰

  人们的脸上也不断开出花朵

  我们都是春天里的人了

  手机尾号为2921的读者在杭州工作,他用三行诗抒怀:

  身边有三五好友

  手机那头有家人的牵挂

  温暖 蔓延千万里

  诗人侯印来也发来三行诗:

  站在城市高楼窗前

  眼前出现家乡小屋上的烟囱

  烟袅袅娜娜和楼上空的云相融

  大年三十晚上,春晚准时开始,手机祝福响个不停……在河北邢台过年的张士杰说:

  除夕

  用乡愁串成诗行

  飘向村口岗坡上被雪染白头的老娘

  手机尾号为3398的读者发来短信:

  年,是流传千年的仪式

  是断不了的血脉

  是中国人的记忆原乡

  在南阳做生意的网友“江门”是广东人,每当年到来时,他就似乎又回到以前,变成那个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

  我们从未离去

  故乡始终是

  我们的影子

  太原理工大学的白襟宇有着同样的感慨:

  春风吹不散我的万缕乡愁

  心房里溢出家人在远方的音容

  正月的梦里无一不是你

  身在厦门的王老先生说,他大年初二在厦大附近海边用随身听播放家乡的曲剧,竟引来好几个老乡:乡音难忘啊!想起以前每逢过年,村子里都会唱大戏,一唱好几天,热闹便也持续好多天……

  就地过年,为更多的人提供保障服务……手机尾号为3278的读者家在湖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阳工作,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她认为,变的只是过年的形式,不变的是游子的情思,即使天各一方,也可千里共婵娟:

  心里有家

  家里有你

  在哪都是团圆(全媒体记者 王平)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