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国人社扶贫就业脱贫典型邓州市卢胜旺——
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的蝶变
卢胜旺池塘里的鱼肥美喜人
年关临近,全国人社扶贫就业脱贫典型、邓州市陶营镇卢岗村“虾王”卢胜旺愈加忙碌起来。2月2日,天刚亮,他就来到自家的“莲虾混养”池塘,打开水泵抽水,准备挖藕、网鱼……“藕飘香,鱼满网,今年又是一个幸福年。”看着忙个不停、笑容灿烂的卢胜旺,怎么也无法把他与三年前的那个“穷老蔫儿”联系到一起。
脱贫有望 扶贫春风吹进门
“我是赶上了好时候,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说起自己脱贫致富的故事,卢胜旺感慨地说。今年48岁的卢胜旺,是邓州市陶营镇卢岗村农民。因为家贫,早些年媳妇和他离了婚,留下年幼的女儿和常年多病的老母亲。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他只能一边种地一边就近打零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6年,卢母突发脑梗住院。为了给母亲治疗,卢胜旺借遍了亲友,勉强凑了20多万元医药费。2017年5月,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陶营镇政府干部和扶贫干部三天两头到他家嘘寒问暖,和他一起想点子、找出路。卢胜旺暗下决心,一定要学门技术,让全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立志创业 政府把他扶上马
“必须要建设标准化水塘,养小龙虾水质是关键,水草也要培育好……”2017年12月,在邓州市人社局开办创业培训班里,卢胜旺第一次接触到了莲虾混养技术。全新的技术知识,为他打开了摆脱贫困的一扇大门。
邓州市人社局创业指导老师侯学良和陶营镇党委书记刘小莉,鼓励卢胜旺下定创业的决心。镇领导帮他联系了邓州农商银行陶营支行的工作人员,解决资金问题,又快速协调好了流转用于养虾的土地。市人社局帮忙协调来免费的挖掘机、吊机等,帮助他开挖坑塘,又请来了省农科院专家,帮助规划建设莲虾混养的养殖模式。2018年3月,卢胜旺流转了12亩地,开挖坑塘、下藕种、安装隔离网、买虾苗和鱼苗,开启了创业之路。
莲虾混养 创业有成奔小康
创业后,卢胜旺浑身充满了干劲。每天凌晨4点多,他就起床喂养小龙虾,看着清澈的丹江水哗哗流进坑塘,虾苗在水中活蹦乱跳,他越干越有劲。
在卢胜旺专心养虾的同时,人社部门已开始为他考虑销路问题了。邓州市人社局开办电商培训班,组织卢胜旺等创业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掌握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新理念,还建立了信息沟通平台,根据他们种养的种类匹配有需求商家,让他们的产品不但能卖出去,还能卖出好价钱。
2018年6月,随着第一批小龙虾出笼,卢胜旺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因他养的虾品质高,价格合理,不仅受到邓州市内几家商超、饭店的青睐,还销往南京、西安等地,年收入10多万元。2019年,卢胜旺将“莲虾混养”基地面积扩大到31亩。同时在坑塘边栽种了五角枫、梨树、枣树、海棠、连翘等,还散养了4000只鸡和3000多只鹅,探索生态立体种养结合模式。
养鹅增收致富
无私授技 带动乡邻同致富
“大家帮我富起来,我不能只顾着过自己的小日子。”卢胜旺说,2019年秋,同村的卢大硕流转了10亩土地养殖小龙虾,卢胜旺毫无保留地把养虾技术传授给他。听说卢胜旺“莲虾混养”技术好,邓州市高集镇肖营村肖建根专门跑来学习。如今,肖建根不仅靠养虾挣到了钱,还养殖了2000余只鸡。
2020年10月,在人社部开展的“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宣讲活动中,卢胜旺作为优秀成果代表到北京进行宣讲,现场讲述“莲虾混养”脱贫致富故事,并获评全国人社扶贫就业脱贫典型。如今,卢胜旺又瞄准了农旅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农业生态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要努力将生态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卢胜旺说。(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文/图)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记者探访南阳“护灯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