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作者:  田建华 张 玲

image.png

  “十四五”再接续,南阳如何对接国家和河南省的发展远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南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描绘了南阳今后5年的发展前景。

  新兴区域经济中心

  今后五年要全力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吸纳集聚能力和影响力竞争力,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五千亿元GDP

  经济总量跨越五千亿元台阶、力争接近六千亿元,稳居全省前三,经济实力在全国地级城市排名不断前移。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一主一新一特”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行,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园区、企业加速壮大。

  “234”工业发展规划

  推动纺织服装、油碱化工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三大支撑产业量质齐升;

  数字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统筹“空铁公水”四位一体建设,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争取合西高铁南阳至信阳至六安段、南阳至驻马店至阜阳高铁开工建设,争取合西高铁南阳以西段、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洛阳至南阳段进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唐河复航工程一期建成、二期基本完工,配套规划建设一批临港物流园区。

  产业创新平台

  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共性技术平台、检测试验平台等;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会服务站,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海外离岸创新中心。

  人才强市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用好南阳籍院士专家故乡行、京宛协作北京院士专家南阳行、南阳院士小镇等载体平台。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南阳名匠”“豫宛大工匠”。实施“品质宛商”提升工程,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计划,建设南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在产能、经贸、技术、中医药、旅游等方面合作,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实现经贸跨国联动。密切京(津)宛合作,深入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密切与周边地市协同发展,推动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

  发展文化事业

  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玉文化博览会、月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振兴镇平玉雕、方城石猴、南阳烙画等传统工艺,打响汉文化、中医药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品牌,传承发展板头曲、大调曲、三弦书等传统音乐曲艺,争创“中国曲艺名城”。(群媒体记者田建华 张 玲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