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一起走过”· 年终特稿
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数读
一张身份证实现办理255项民生事项
市县领导与69家“三外”重点企业“一对一”结对子
发布《南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试行)》,全市主动评价率全省第三、好评率全省第一
市级65所试点学校、县级331所试点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总参与学生数59万人
全市5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就诊
市民在“互联网+政务”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全媒体记者 陈琼 摄
逢山开路,崇山峻岭无险阻;遇河搭桥,惊涛骇浪从容渡。
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一个个举措、一项项成果,正在推动南阳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突破。
高位推动
下好谋划“先手棋”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南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抓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上级改革部署的路径和重点,理思路、定任务、出方案,全年21项153个子项具体改革事项,除9个子项需待省具体政策出台后跟进落实外,其他完成年度改革任务。
南阳市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改革主攻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用好督察利器,实行“红青黑”管理,对推进好的改革事项红头表扬,对滞后事项视不同情况给予青头督促或黑头惩戒。
一次次思想交锋和碰撞,一项项会议部署和落实,一个个改革举措和硬招,见证了南阳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蹚出了独具特色的南阳路径——
“四集中”织密筑牢兜底保障网,目前已建成“四集中”机构1430个,兜底保障10余万人。民政部向全国推介南阳“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经验做法。
探索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体制机制,已建成1个市级、17个县级、248个乡级综治信息平台,全部与公安视频监控平台联网对接。
探索全域党建工作,中心城区社区联合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认领工作岗位25260个,发动社区居民中的退休党员、无职党员共3712名参与社区日常工作。
“两山”擂台赛赛出了党员干部精气神、展示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河长制“四制四化”工作模式得到水利部领导批示肯定……
精准聚焦
营商环境更优化
会当中流击水,正需夺隘闯关。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精准发力点,才能实现关键突破、富有特色、形成影响。
全市设立各级政府引导基金17个,设计总规模81.47亿元;小额贷款监管平台开通运行,累计新增贷款额1.27亿元;推广“一平台四体系”普惠金融模式,全市共申请发放各类再贷款再贴现限额98亿元,余额72.29亿元,居全省第一……
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举措的稳步实施,持续推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为我市发展赢得主动和优势,活力越来越足、动力越来越强。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证通办”,实现一张身份证办理255项民生事项。南阳、襄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实现“跨省通办”。发布《南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试行)》,全市主动评价率全省第三、好评率全省第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成为全省“互联网+监管”试点城市。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痛点、堵点、难点,印发《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市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等文件,营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发放科技贷款贴息2.34亿元,兑现科技创新券1307万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8万余人,兑现政策待遇2000余万元。
打造中部地区开放新高地。建立三外企业“服务官”制度,市县领导与69家“三外”重点企业“一对一”结对子。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为外贸企业发放出口退税资金7639万元。获批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南阳高水平开放插上腾飞之翼。全年实施对口协作项目13个、完成投资1.7亿元。
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以土地为核心的经营城市、金融与产业之间、企业层面的“三个循环链”良性循环,增强金融服务保障能力。
增进福祉
改革红利聚民心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我市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教育是民生之基,意义重大,备受重视。成立名校教育集团34个,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11所县城优质学校与364所农村薄弱学校“手拉手”。市级65所试点学校、县级331所试点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总参与学生达59万人。
看病就医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市12个县区共挂牌18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实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全市5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就诊。健康南阳通微信公众号、健康南阳APP等第三方应用投入运行。
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全年编制修订市本级应急预案12部、县级卫生应急预案300余部,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衔接有序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开展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健全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市级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市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支出1.31亿元。全市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共98个。落实“边缘户”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实现了低保户和贫困户“两户合一”且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
大河滔滔奔向前,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时代潮头;芳林新叶催陈叶,尽锐出战的南阳正焕发新机。(全媒体记者 陈琼)
云悦读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一法官获评“全国优秀法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