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南阳 | 当年赤眉军在此驻扎 留下这座赤眉古寨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走遍南阳 | 当年赤眉军在此驻扎 留下这座赤眉古寨
作者:  曹万琪

走遍南阳 | 

当年赤眉军在此驻扎

留下这座赤眉古寨


222.jpg

赤眉古寨

  走遍南阳山水,留住一抹乡愁。

  在内乡县赤眉镇街中心,现存一座古寨,门额上写着“赤眉古寨”四个大字。古寨修筑在一个土台上,为土夯所建,台高五丈,四周边岸垂直,顶部面积约三十亩,据史书记载是西汉末年赤眉军所建,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赤眉城原名天宝寨,因西汉末年赤眉军在此驻扎并战斗过,改名为赤眉城。据清代文献记载,赤眉城在内乡县北田下保,赤眉军帅樊崇追兵至此筑城暂住,公元23年赤眉军大将军黄霸与更始帝刘玄的大将朱鲔在此作战。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百姓饥寒交迫,全国爆发多处农民起义讨伐王莽。公元8年,山东发生特大旱灾,山东人樊崇在临沂起义,用赤色染眉作标志,称为赤眉军,赤眉军由山东经河南向长安进军。与此同时,湖北以王匡、王凤为首的起义军,建立了绿林军,由湖北向长安进军,讨伐王莽。两支义军都有“匡扶汉室”的政治主张。绿林军进军到南阳,立刘氏宗族中的刘玄为“更始”皇帝,后与王莽派来的四十万大军在昆阳(今叶县)会战,绿林军击败王莽军,率先攻入长安。赤眉军在进军途中于成昌和王莽派来的军队会战,击败王莽军,威风大振,人马有百万之多。这时,已占领西安的更始帝刘玄,企图笼络收编赤眉军,但赤眉军不服刘玄,兵分南北两路西进,把矛头指向刘玄。

  樊崇率领的南路军路过天宝寨,看到这里地势险要,水草丰美,就在此屯兵安营,整训军队。驻扎在天宝寨的大将军黄霸围绕天宝寨用土筑成一周长约3.5公里的土城墙,土城墙宽厚、坚固,开设四个城门,东城门楼上横书“旭日东升”四个大字;南城门楼系宫殿式建筑,四角挑檐系有小铁钟,风吹钟铃叮当作响,门楼上横书“南通荆襄”;西城门楼为平台式建筑,横书“菊潭月朗”;北城门楼为古廷式,上书“百峰远峙”。雁山边堰渠自北向南从城中穿过,常年流水不断,宛如一条玉带。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在城门口设有吊桥。河东5公里处开辟一放牧场,放养军马(后称带驹河),在赤眉城东6公里处设一驿站(后称报事滩),与驻扎在马山口一带的部队进行联络。一时间,天宝寨前马嘶人叫,热闹异常,天宝寨遂改名叫赤眉城。

  公元24年,更始帝得知樊崇部队已率兵向西安进发,深为不安,暗派大将朱鲔带领十多万人马逼近赤眉城,准备抄其后路。当时赤眉城只有大将黄霸把守,将士不足三万,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黄霸集结一部分士兵埋伏于赤眉城西岭,又令另一部分士兵在城西小河洗去红眉,分散在城外,待朱鲔军队一到便扮成朱鲔士兵混入军中。朱鲔开始攻城时,混入军队中的赤眉军哗变。西岭的伏兵趁势杀出,与城内杀出的士兵内外夹击,朱鲔军大乱,分不清你我,摸不清南北,大败而逃。黄霸在赤眉城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保证了樊崇率军向西安顺利挺进。后人因此将城西的小河称为洗眉河。

  清咸丰年间,商人曾半街重修寨门寨墙,命名为赤眉古寨。东西南北各筑寨门,寨门两边的寨墙上各设垛楼两处作为掩护体,寨门楼上设有炮眼,楼下有土大炮等防御武器。寨内在小寨门上边、南门里、十字街中、街东各设有炮楼,均十余米高,并有炮眼,寨墙约五丈高,寨壕绕寨一周,两丈多宽,开沟灌水,水深丈余。

  民国时期匪患严重,古寨重新加固,成为防避匪患的保险寨。

  上世纪50年代,随着集镇扩建,城墙大部分被毁,寨上的住户陆陆续续搬迁下来。如今,寨内成为瓜果飘香的果园。1982年赤眉古寨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讯员 曹万琪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加快5G网络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