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焱
俺庄的来顺被称呼为“场儿”,外人大都百思而不得其解:“场儿”的释义是“一片儿场地”呀,怎么能用到人的身上呢?原来,来顺的酒场儿特别多,每天至少一次,大多数情况是两次。因此,熟识了解他的庄户人,才送其“场儿”的雅称。
在农村就这样,好多的东西都是比较粗糙的,没有那么多讲究,没有那么多人懂得遣词造句的,不管用词精准与否,只要大致符合其特点,人们明白、叫得响、有人应即可。
称其为“场儿”,的确名副其实:除了早餐,他午餐、晚餐均有酒局,期间往往还要串场儿。那么,场儿,何许人也?其实,他就是一个泛泛一般的老百姓,要说略微有点不同寻常之处,也就是兼职镇上一个站所的业务联络员,即协助该部门联系拓展业务的人员。既然这样,他究竟有啥能量?居然有这么多酒场儿呢?这些酒场儿,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请人的。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酒局。而我们这个地方的酒风尤其浓盛,求人办事,事儿办成与否不重要,往往要先摆一个酒场儿,喝上三、两瓶酒“预预热”再说。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总是要央人托己的。他身兼业务联络员,靠业绩计提手续费。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请一场儿,人家就给他顶抵任务,为了多领手续费,当然就需要他多安排酒场儿。
人请的。老祖宗常说:就是个土坷垃蛋儿都有用处,捡拾起来至少还可以擦擦屁股。何况,场儿呢?由于业务需要,他整天南北四路跑,朋友多,门路广,能够给人牵个线、搭个桥、帮个忙、办个事,自然因此产生不少的酒场儿。
帮忙的。庄里办理婚丧嫁娶事宜,都要请“支客儿”,即:协助主人办理筹备、接待、招待等杂务的人。他见识广,阅历深,能说会道,说话办事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自然成了不二人选。每逢一场事儿,他至少要喝四场儿:第一场。所有帮忙的要在前一天坐到一起,边吃边喝边商量事儿究竟咋办;第二场。办事那天陪客;第三场。凡是上午没参加饭局的晚上再补桌儿,当然再次作陪。第四场。事儿办妥了,主人要把这些帮忙的人邀请到一起,对他们的辛劳表示酬谢。
作陪的。陪客是个技术活。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需要找人作陪,这个人选除了酒量大之外,还要能够根据主人意图,让客人吃好喝好,并且,场面环境氛围和谐热烈。为啥人们都乐意让他陪客呢?“不看广告,看‘疗效’。”但看一个片段,就明白一切了。酒局刚刚开始的时候,一般而言,要么处于尴尬,要么怕酒后出丑,客人往往滴酒不沾。如果要他作陪,他就会劝道;“酒乃百药之王。喝酒可以消炎消化消毒、舒经活络、养颜美容。”酒既然被他夸得有如此功效,无论是谁,都会开喝,只要第一杯酒下肚,难题就已经破解,下面的就顺理成章。在敬酒这一环节,也是他的强项,他往往喝三杯酒先喝为敬,在对方也同样喝三杯酒之后,他就采取端、碰、敬、捎等既尊重又委婉的方式,让对方心悦诚服地多喝几杯,直到对方实在忍受不了缴械投降方罢;酒喝到五、六成时分,他就已经将氛围掀向了高潮:“酒对味儿,人对劲儿,喝得是处儿,多喝三两二两没有一点事儿。”最后就变成了“多喝三瓶两瓶没毬一点事儿”......只见同场的一个个瘫软着手舞足蹈、东摇西晃地离开。这样陪客的谁能不喜欢?谁能不邀请?
嗜酒人常说,抽一辈子烟,烧一辈子手;喝一辈子酒,丢一辈子丑。当然,经常喝酒的确坏事误事,有时候丑态百出。场儿也不例外,不过,每次都无伤大碍。一次酒后,朋友安排他在宾馆休息,期间内急憋醒后尚在醉态,抱住电视机以为是坐便器就解起手来,结果地毯上满是屎尿。还有一次,一位酒友英年早逝,他和几个酒友前去守灵,夜半时分,几个家伙想到昔日的好友不再有机会相聚,就弄了几个菜,在灵堂前摆起阵势,还给去世的那位预留一个位置,时不时往地下泼洒一杯让他也喝。次日送灵结束,他们几个酒劲儿仍在发酵,睡倒在坟头好久好久才醒来离开......
老婆,作为酗酒最大的受害者,对他如此频繁地喝酒最为反感。试想,特别是寒冬腊月,已经酣然入梦了,半夜三更还得冒着严寒给一个醉汉子开门,扑鼻而来的是酸臭的烟酒味儿,好不容易把瘫软得像面条一样的大男人搀扶到床上,然后,就是如雷的打鼾声......何况,期间对在外迟迟还没有回家男人牵挂的滋味着实难受。为此,老婆苦口婆心地劝他说:“酒是穿肠毒药呀!有个段子说:‘酒局变成夺命场,酒场成了修罗场,那些忙着拼酒的,一半挂了,一半等挂’吗?你也是50好几的人了,可别再喝了,要是有个意外,撇下我们一家老小,可咋办呢?”他听后,反唇相讥道:“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不抽烟不喝酒也会患病致死,管得挺宽!”
一次,老婆看到他再次酒后东倒西歪地回来,气不打一处来,趁他酒醉尚在昏迷状态,把他脸撕破了,且气呼呼地说:“这下伤在脸面上,既尴尬又难看,看你不要脸的,以后还喝不喝?”结果,伤口还没有愈合,就因特殊情况又外出喝酒了。当别人问及脸上伤痕的原因时,如果道出真相实在太丢人了,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解释说:“家里来个买鸡的,在逮老母鸡的时候,一不小心,叫老母鸡抓了。”当人们获悉真相后,都戏称他老婆为“老母鸡”。老婆听后哭笑不得。
无奈之下,老婆对其采取了断其“口粮(不让他回家吃饭)”、与其分居、拒之门外等种种办法予以控制。对此,他喋喋不休地嚷道:“如果还有来生,一定娶一个会喝酒的老婆,她就明白作为一个男的不得不喝酒的苦衷了,这能少生多少气呀!”
谁料,这些绝招而没多久就不奏效了。他一大早就出门,上午11点就坐住场儿,等到12点左右就已经结束了,老婆就是嘟囔也来不及了,尚且不影响午间休息。气急之下,老婆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任他风浪起了。
“老祖宗说:人敬有钱的,狗要拎篮的;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就来顺那猪八戒背个烂箱子--人没人,货没货的,谁请他喝酒,都是蹭来的。”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酒场儿居然比村组干部还多,咋能不惹人羡慕嫉妒呢?庄里几个小肚鸡肠的对他恨之入骨,便特意编造列举了一些关于他有事实、有真相的酒局来源,散播开了,目的把他的名声搞臭。
蹭来的。酒瘾来了,他就在上午10点左右,到喜欢喝酒的朋友家里先喝茶,等到11点30分左右说要离开,事实上,屁股只是稍稍挪动一下,对方出于礼貌一般都会说:“上午留在这里吃饭吧。”其实这是老实厚道的乡邻们的一句客套话,他就顺势坐下:“哎呀!留这儿可以,但是,要给你们找麻烦了,既要炒菜,还要糟蹋酒呢。”话说到这个份上,对方只好安排。如果人家根本就没有挽留的迹象,等到对方添茶的时候,他就会说:“你还挺聪明的,茶喝多了,一会儿就会少喝两杯酒,酒比开水贵吗?”话儿都挑明了,人家不得不安排。
找来的。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快到就餐时分,就满村子转悠,看看谁家门口停放有摩托车、小轿车之类的,由此判定谁家有客人,一旦锁定目标,就迎门而去,理由信手拈来:“你那天交代我办的那件事......”对方必然会说:“家里正好来客了,快进来坐!”不论对方是否真心实意,他也不推辞,恭敬不如从命,到家一直喝到酩酊大醉。
衍生的。如果有酒局,只要方便,他必然带二—三个人同往。日后,他以已经带着人家喝过酒为由授意他们安排,对方自然心领神会。这不,一个场儿衍生两三个场儿......
谣言止于真相。所有的谣言,你不理会,也就不攻自破了。时间长了,人们发现传闻的来顺的情况纯属捕风捉影,也就不再相信了。那些人看到这招儿不灵了,嫌散播他酒后的那些丑闻不过瘾,巴不得他喝酒喝死。机会终于来了。某次,他喝醉骑着摩托车回家,不慎摔倒,一头扎到刺架窝里了,浑身扎有100多个眼儿。这些人闻讯,哈哈大笑:这下保准让这娃子卧床不起一个月。不料想,没隔几天,他就又出现在酒场上了,威风不减当年。人们惊问何故,他笑着解释说:“之所以不药而治,并且,痊愈得这么快,就是酒消炎消化消毒舒经活络的功劳呀!”听闻这些 ,令那些瞪着双眼看笑话的人大跌眼镜、咬牙切齿。
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围绕他频次过多、饮酒过多,挚友们真诚地劝他说:“喝酒花钱伤身体坏形象,有啥益处呢?”他随口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作为注解:某人不抽烟不喝酒,却有别的癖好。一次,惯例嫖妓后去赌博,结果他嫖的那个妓女被杀害了,公安部门传讯了他,触犯的这两项,各罚款8000元。
他借此洋洋自得地说:“这16000元钱,花得多不值当呀!可以安排多少个小场儿呀!”接下来振振有词地说:“俗话说:能叫人朝人,不让蜘蛛网住门;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叫穷。试看,家里来人了连碗捞面条都不想管的家庭,并不见得有多富,相反,家里酒场儿不断,反倒朋友多了、人气旺了、信息灵了、致富的门路广了。”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他家里除了耕种的责任田外,还承包了50多亩荒地,每逢农忙时节,总是有一大帮人前来无偿相助;他的兼职业务,无论是业务量,还是提成收入,在全县同行一枝独秀;家里开办的小型超市,早晚客户盈门;他老婆也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两人依靠这些收入,老家盖有一道四合院,在集镇、国道旁,购置了三间门面房,还二人供养了两个大学生,去年儿子研究生毕业入职省城,他一次性首付100万,给孩子购买了一套大房子,女儿还在读大三......
令人惊奇的是:从他身上,使人们对某些养生之道产生了怀疑。比如养生专家说,喝酒前,要先吃菜吃饭利于养肝护胃;不同类的酒组成成分不同,如果掺着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肠胃、肾脏等器官的刺激和危害更加强烈,对身体损害极大。而他在酒局上,菜上来之前,就先喝一高脚玻璃杯酒垫垫底儿,期间基本不怎么吃菜,经常白酒、啤酒、葡萄酒、自酿酒混着喝,结束也是吃饭少许,如今已经年近花甲了,居然耳不聋、眼不花,口齿伶俐,走起路来疾步如飞,干起活来比同龄人还要卖力持久。
一直到现在,他依然如故,如果上午11点以后约他,就没有了档期。
让生活多一种滋味:仰韶彩陶坊杯“酒与人生”主题征文
http://www.01ny.cn/html/news/2020/12/10/show-251106.html
仰韶彩陶坊杯”酒与人生”主题征文介绍:
为了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酒文化,提倡合理饮酒,营造文明生活倡导健康饮酒,进一步推广仰韶酒文化,激发作家、文友们的创作动力,在南阳市作家协会指导下,南阳网(南阳文化网)联合南阳饮食文化研究会,面向全社会写作爱好者,举办”酒与人生”主题征文,征集范围:小说,散文,诗歌,歌词,朋友圈感悟。获奖作品有机会被拍成短视频或者MV等作品(稿酬另付)。
“一盏仰韶花解语,得意最是樽前郎。”征文组织方鼓励参赛者把眼光和笔触投向中国酒文化,将那些与酒有关的爱情、亲情、友情等美好记忆,化为散文、诗歌、歌词等文学作品,供酒友、读者朋友们品味传播。届时将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期待这次征文可以让读者们重温,如梦如醉的时光和那些生命中如烙印般存在的深情厚谊。人生就像一杯酒,有苦,有涩,有淡,有烈。可温,可冷,可醉,可醒。要品什么样的味道,自己选择,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决定。酒,让生活多了一种滋味,文艺作品让这种滋味得以与更多受众分享。同时,南都晨报、南阳网文娱栏目、《南阳民俗》、南都雅集共享阅读等报刊、网站、公众号将从中择优刊登。(投稿信箱:1987196425@qq.com)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