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宝”而来,上百藏友云集南阳市博物馆—— 借专家“慧眼” 瞅瞅我家“宝贝”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携“宝”而来,上百藏友云集南阳市博物馆—— 借专家“慧眼” 瞅瞅我家“宝贝”
作者:  于晓霞

携“宝”而来,上百藏友云集南阳市博物馆——

借专家“慧眼” 瞅瞅我家“宝贝”


银元宝.jpg

文物专家尹俊敏(左)、李桂阁(右)鉴别银元宝   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摄

  1月3日,南阳市博物馆举办的免费鉴宝活动火热开场,尹俊敏、赤银忠、李桂阁、刘灏4位文物专家现场坐镇,上百名市民携300余件“宝贝”来到现场,请专家为他们鉴别真伪。在这些“宝贝”中,有西汉陶鼎、南明钱币、顺治银元宝、民国红木镶玉如意,但也有不少是现代工艺品,有些甚至是“一眼假”的假古董。

李桂阁 陶鼎.jpg

文物专家李桂阁为市民鉴别陶鼎

  专家“掌眼” 上百藏友携“宝”而来

  彩绘陶鼎、青花瓷珠、木镶玉如意、辟庸砚、田黄章坯……1月3日的免费鉴宝活动,吸引了上百名收藏爱好者携“宝”前来,市博物馆二楼鉴宝现场人气爆棚。据统计,当天共鉴别各类收藏品约300件,其中以瓷器、玉器、钱币等居多。

  当天上午,活动一开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带来了一件陶鼎。记者看到,这件陶鼎造型古朴,口径在20厘米左右,圆腹,一侧竖耳损坏。据该先生说,这是他前些年从市场上淘来的,这次带过来想请专家给鉴别一下真伪。

  文物专家李桂阁在仔细鉴别之后表示,这件陶鼎是真品,有彩绘,大约是西汉时期的,尽管陶鼎有瑕疵,一侧竖耳损坏,但作为一个老物件,还是很有价值的,值得好好收藏。在听完专家的意见后,这位先生小心地从专家手中接过陶鼎,仔细包装好,喜笑颜开地离去。

  南阳民间学者、《破解诸葛躬耕地千年悬案》一书作者沙超也带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到活动现场,他带来的一件红釉长颈瓶吸引了李桂阁、刘灏二位专家的注意。经仔细鉴别后,二位文物专家表示,这件长颈瓶颜色特别、造型优美、做工精细,从瓶底来看应为真品,但一时难以确定是哪个年代的……

刘灏鉴定笔洗.jpg

文物专家刘灏为市民鉴别笔洗

  专家提醒  收藏应具备专业知识

  记者在活动现场发现,听了专家的鉴定结果后,有人很是开心,也有人因为藏品可能是近代物品而闷闷不乐。

  “非常珍惜这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鉴宝,既可以了解手中藏品的真伪,还可以现场向专家‘取经’,学习古玩鉴赏知识与收藏技巧。”古玩收藏爱者姚先生表示,他钟爱收藏10多年,从我省各地古玩市场淘来很多物件,这次就是借专家的“慧眼”来提高提高自己的水平。

  据文物专家尹俊敏介绍,在鉴宝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大量仿制品。“收藏其实是一件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活动,需要有丰富的文物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专家建议,广大市民在收藏古玩时,一定要多看多学多问,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市场行情,不能凭感觉盲目下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那种所谓的“捡漏”、一夜暴富,现在基本上不存在,大家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因为喜欢所以收藏,不要带有太多的功利性,要有健康的收藏心理。(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图书馆:描绘中国年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