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南阳“三馆一院”成为市民眼中最红“打卡地”——
只为一场穿越千年的会面
研究文字之美
1月1日,元旦假期首日,也是全新的南阳市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的日子。听说有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公开展出,早上8时30分,距离展区开放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便有市民早早前来,等待与这批穿越千年的文物来个面对面。
在南阳市博物馆临时展厅,为了保证参观的安全和效果,工作人员采取了查行程码、验身份证、分批次限制客流、佩戴口罩参观的措施。在等待开门的时间里,准备进入展区的市民早早扫了行程码、准备好了身份证。上午9时展区大门打开,等候已久的人们排队有序进入,安静的展厅瞬间热闹了起来。
在《千年一遇——近年来南阳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展》展区,大气沉稳的馆内空间设计、考究的展品陈列和灯光设计,营造出沉静悠远的氛围,瞬间把人带入深邃的历史时空中。
品读厚重南阳文化
展厅内,文物的陈列让人感觉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据讲解员介绍,展览共分“远古寻踪——石器时代”“南土掠影——夏商时期”“古国探秘——两周时期”“不见冢之谜——夏庄墓地”“古墓神韵——西汉彩绘漆馆墓”“天书之谜——南阳岩画”六部分。在这里,南阳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如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彭氏家族墓和鄂侯墓出土的青铜器、不见冢发现的陶俑、南召等地发现的岩画,都在展览中惊艳亮相。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来历、代表的各时期文化,以及重要研究价值,主办方还在展区内进行了详细的文字介绍和视频介绍。来参观的市民即使不用讲解员讲解,也能很好地了解所展示文物的故事。
汉代陶狗展上的文字墙
品读完“千年一遇”,当天市博物馆的《帝乡之犬——南阳汉代陶狗展》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南阳汉代陶狗,是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陶塑艺术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它数量之大、艺术之辉煌,为全国所罕见,被当代考古界誉为“南阳一绝”。
进入展厅,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布展者的智慧。一面文字墙成了众人拍照打卡之地,这面墙上,各种书体的“狗”“犬”被放大,中间穿插与狗、犬结合起来的其他汉字,让参观者很容易联想到“虎父无犬子”“挂羊头卖狗肉”“狗吠非主”“狗不嫌家贫”等。
市民参观汉代陶狗展
展区内展出了汉代陶狗精品文物五十余件(套)。展柜中,那些或立或卧或趴或蹲等不同姿势和形态逼真的陶狗造型,把狗的警觉、温顺与凶猛呈现在人们面前,看懂的市民纷纷为汉代雕塑大师们巧妙的艺术构思点赞。
除此之外,展馆里还展出了画像砖中的狗、画像石中的狗、壁画中的狗、国画中的狗、油画中的狗、邮票中的狗、剪纸中的狗等各种艺术作品。
记者了解到,按南阳市博物馆的计划,3月31日前,《千年一遇——近年来南阳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展》《帝乡之犬——南阳汉代陶狗展》持续向市民免费展出,大家不必扎堆前往。(全媒体记者 徐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卓越李华坚守公益初心,脚踏实地助力塔县残障儿童恢复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