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文化强市谱新篇
李金玺
当黄山遗址的陶片诉说史前文明,当诸葛书屋的书香浸润街巷,当丹江湖畔的文旅热潮涌动,南阳正以文化为笔,在现代化建设卷轴上写下动人篇章。市委七届九次全会锚定文化强市目标,这座楚风汉韵古城的实践,道出了文化繁荣的深层密码。
文化兴盛,始于精神沃土的厚植。暴雨中砸窗救人的王志鹏、高考场外脱衣解围的杨清令,这些凡人善举不是偶然闪光。今年以来,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9人荣登“河南好人榜”的硬核数据,再次印证了“以德润城”的实效。“四季村晚”传美德,诸葛书屋育书香,当文化活动与道德建设同频,城市便有了崇德向善的精神坐标。
文化兴盛,贵在遗产活力的激活。从黄山遗址公园立项到宋金商业街日均千名游客,南阳让考古成果走出报告;汉画数字化、非遗《九莲灯》登全国舞台,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1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772处文物复查成果,彰显“保护为先、活化为要”的智慧,让历史根脉在当代“活”起来。
文化兴盛,归于民生福祉的普惠。今年,文博场馆197万人次接待量、3000余场“送戏下乡”,公共服务打破城乡边界,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文旅融合更添动能。“文旅+康养”“文旅+乡村”模式下,上半年游客量增长4.7%,收入增12.7%,以文为脉,南阳正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这座古城的实践证明:文化既是精神灯塔,更是发展引擎,唯有让文化融入血脉,城市方能永葆活力。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暑期安全:为南阳青少年撑起“防护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