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李秋平)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为加速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3月份,云阳一小在马国超校长的引领下积极引进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借助技术赋能课堂、数据驱动教研,探索教师成长的全新路径。
为帮助全体教职工熟练掌握这一系统,学校精心组织了专业培训。只有熟练运用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学会对课堂教学中的音视频图像内容进行分析,借助AI分解、统计、汇总教师教学活动轨迹、教学互动内容、师生姿态表情、教师提问句式等信息,生成个性化课堂反馈报告,才能让教师获得客观的自我成长依据,实现从“经验教研”到“实证教研”的跨越。
与此同时,云阳一小侯晓东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也积极行动,与时俱进。他们围绕“DeepSeek如何辅助语文学科教学”这一前沿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成员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其引入语文教学,能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思路,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在未来的工作中,云阳一小还将定期开展“一课多磨”活动,聚焦农村课堂的痛点,通过“备课 - 授课 - 评课 - 重构”的循环,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学校也将建立教学日志制度,结合课堂录像分析教学行为,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形成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
展望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是人类教育智慧与人工智能的精彩共舞,是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和谐交响。当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逐步进化为“学习生态设计师”,教育唤醒生命、传承文明、创造未来的终极价值,必将在人机协同的新范式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