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鄂两省交界之处,邓州市构林镇这个有着“全国重点镇”称号的美丽集镇,通过民主法治、民生改善、产业振兴协同推进,绘就出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幸福图景。
自治法治“双轨并行”,筑牢治理根基
构林镇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枫桥经验”紧密结合,构建起自治决策和法治保障双轨运行的基层治理机制。沈马岗村党支部借助“四级民事调解机制”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成功化解了30多起土地纠纷;袁岗社区党支部运用“议题征集-方案论证-民主表决”的程序,完成了70亩土地流转。此外,构林镇创新设立的“老赵调解室”,近年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00余起,使得镇法庭收案量下降了30%。“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实现了30个行政村法治服务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咨询。通过自治机制与法治保障的深度融合,近三年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5%,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
民生改善“精准施策”,打造幸福家园
构林镇党委以“四沟四渠”整治为切入点,组织党员突击队清理河道40余公里,疏通田间斗渠200余条,让10万亩良田具备了旱涝保收的能力。在袁岗新型社区,投资2200万元的博学实验小学书声琅琅,45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归路。通过“党员联户+网格管理”模式,14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常态化维护30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清理垃圾900余处、整治坑塘16个。杨渠村修缮生产路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构建起“15分钟生产生活圈”。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全镇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水电路网全面覆盖、教育医疗便捷可及”的普惠目标。
产业振兴“绿色驱动”,激活发展动能
构林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紧扣邓州市“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与多元业态协同,形成“一业带百业”的联动效应。润盛养殖公司在市级循环农业政策扶持下,建成年处理牛粪2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董家村党支部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致富带头人投资120万元创办雨衣加工厂,采用“订单生产+电商直播”模式,年生产一次性雨衣400万件,产品远销国内外,带动本村及周边村6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杨渠村建成3000亩莲虾共生基地,实现年产莲藕960万斤、小龙虾45万斤,鄂系优质莲藕亩均产量突破3200斤,“生态藕”溢价达30%。这些产业实践快速提升了全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站在柳枫河畔放眼望去,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蜿蜒伸展,现代农业园区里一片生机盎然。构林镇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的深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高度。当民主的阳光洒遍田野,当法治的春风吹过阡陌,这片美丽的土地正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善治的创新篇章。
(通讯员:单尧)
编辑:杨飞飞001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方城杨集:把安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管在平常 助力营商环境恒优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