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专家田间“把脉” 科学指导麦田管理——市科学院小麦专家深入方城县古庄店镇高庄村开展技术服务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小麦专家田间“把脉” 科学指导麦田管理——市科学院小麦专家深入方城县古庄店镇高庄村开展技术服务
作者:  李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前正值小麦返青关键期,为确保夏粮稳产丰收,3月18日,市科学院小麦专家张明辉副研究员、马吉坡助理研究员一行深入方城县古庄店镇高庄村田间地头,开展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服务。  

 

图片1.jpg


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麦苗发黄、杂草难除等问题,专家现场“把脉问诊”,指出部分小麦发黄是由于施肥不足或不均匀造成的脱肥现象,主要通过补充速效肥料(尿素、磷酸二氢钾)来解决。另一部分小麦发黄是感染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引起的,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气温升高至20℃以上症状逐渐消失,目前治疗方法为:5%的氨基寡糖素20克/亩,0.01%芸苔素内酯15克/亩,氨基酸水溶肥50克/亩,兑水30公斤/亩均匀喷雾。关于麦田杂草防除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根据主要杂草类别选用适当的除草剂,目前南阳地区较难防除的麦田杂草是节节麦和多花黑麦草,防治节节麦可用甲基二磺隆,防治多花黑麦草可用唑啉草酯;二是注意除草时机,一般年前小麦3-4叶以后防除效果较好,年后效果稍差;三是注意安全用药,最好选在日均温8-10℃以上的无风天气使用除草剂,不要与其他农药混用,避免漏喷、重喷,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

 

图片2.jpg


在一块因倒茬而晚播的麦田里,张明辉副研究员结合苗情、墒情和气候特点,指出晚播麦田会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宜选用春性早熟品种,同时要注意加大播量以弥补分蘖不足带来的影响,在管理上要注重以促为主,注重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总之,要争取晚中求早,尽量避免减产过多。若播种过晚,产量减产过多,建议改种春茬秋作物,如花生、玉米、绿豆等。(通讯员 李民)

 

编辑:杜增波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