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刘沛沛)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也有明显的气候特征,此时昼夜平分、花红柳绿、莺啼燕舞,万物生机盎然。为了让孩子了解春分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知道春分的民俗文化,感受传统节气的魅力,萌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月20日,老师们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春分主题活动。
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讲解了春分的由来和意义。孩子们了解到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昼夜平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老师们还结合古诗《春分》和民间谚语,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智慧。
风筝是春天的信号,孩子们用多彩的画笔绘制风筝,一只只承载梦想的风筝,描绘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天高任“筝”飞 ,又是一年春色好,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时节,怎么少得了画风筝、放风筝呢!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春天。有的画了盛开的花朵,有的画了飞翔的小鸟,还有的画了蓝天白云下的绿草地和风筝。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展现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灵巧的小手将春天进行勾勒,仿佛是将春天的色彩融入了生活。
春分是自然与文化的结合点,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节气的知识,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幼儿园将继续以传统节日和节气为契机,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