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丨习近平云贵之行,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习言道丨习近平云贵之行,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作者:  

9de9c4b8fbf8f36db80813a5fc89e208_4e9e2faa942246939c2b571c94febef6.jpg


  中新网3月21日电 题:习近平云贵之行,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3月17日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启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目的地选在了民族众多的贵州和云南。


  来到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走进丽江古城,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总书记的贵州、云南之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考察途中,从历史文化到服饰艺术,再到民居建筑,如何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如何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都成为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位于贵州黔东南深处的侗族聚居地肇兴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称。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云南丽江的木氏土司府衙署,是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总书记再次谈到保护与传承的关系。


  “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这些年来,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他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观看《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称“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


  他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的《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指出“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他在海南察看黎族特色的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强调“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如何辩证看古与今、旧与新,如何把握好保护与传承的关系,总书记点明要旨。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主干”与“枝叶”生动诠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内在逻辑: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古朴时尚,由各民族文化集大成的中华文化,枝繁叶茂,何其精彩。


编辑:傅宝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联播+|从云贵行一寨一城看文旅融合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