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子在这里生根 ——南召马市坪西大庄小学在百草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蒲公英”的种子在这里生根 ——南召马市坪西大庄小学在百草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
作者:  陈东

      南阳网讯(通讯员 陈东)3月19日,春风和煦,万物生发。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组织劳动社团成员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百草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移栽蒲公英、大葱等。师生们在春日暖阳下携手劳作,将劳动实践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

  

  活动现场,辅导员带领学生分工协作,从挖穴、培土到栽种、浇水,细致讲解蒲公英和大葱的种植技巧,并同步普及蒲公英其药用价值和生态功能。“蒲公英不仅是野菜,更是中药材,能清热解毒、消炎健胃。它的根系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辅导员的讲解让学生们对一株株平凡的植物肃然起敬。

  微信图片_20250319181703.jpg

  劳动间隙,班主任以蒲公英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蒲公英不畏贫瘠,在石缝、墙角都能生长;它的种子随风远行,落地即扎根。”学生们踊跃发言,提炼出蒲公英“坚韧、奉献、传播希望……”的品质。班主任嘱托大家要像蒲公英一样,无论未来身处何方,都能脚踏实地、向阳生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番话语引发学生深思,四年级学生陈嫣然表示:“我要学习蒲公英的坚韧,不怕困难,努力成长,将来回报家乡!”

  微信图片_20250319181548.jpg

  作为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校的劳动基地已成为学生感知自然、锤炼品格的重要实践课堂。校长陈东介绍,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 ”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近年来该校在教育局、中心校的指导下,把课后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劳动+”的模式开展特色课程,融合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科学、思政等课程,既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更传递乡土情怀与责任担当。蒲公英的生命力与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乡村孩子从小树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250319181606.jpg

  本次活动,师生共移栽蒲公英苗、大葱600余株。充满希望的劳动基地里,新苗与少年的身影相映成趣,承载着质朴而远大的成长愿景。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让更多“蒲公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