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王倩)在2025年3月13日的周教研活动中,南召县新世纪小学数学组全体以公开课《读数 数的组成》为载体,围绕“低年级数感培养路径”展开深度探讨。骨干教师郭瑞老师指出:“本节课巧妙融合具体学习理念,用计数器和小棒架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桥梁。例如,通过对比‘32’与‘23’的摆法差异,引导学生辨析数位意义,这一设计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青年教师曾令伟老师则关注分层任务的设计:“课堂中‘基础组’与‘挑战组’的差异化练习,既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夯实基础,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数的组成,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教研组长常秋霞老师总结强调:“新课标倡导‘做中学’,本节课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和多元表征转化,让数学知识‘活’了起来。未来可尝试跨学科融合,例如结合美术课绘制‘数字树’,或在科学课中探索计数与测量的关联,进一步拓展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次公开课充分挖掘教具的育人功能。除了传统的小棒和计数器,曹雨老师还引入动态课件展示“结绳计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渊源;通过“数字积木”拼接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分解与重组。此外,课堂还设计了“错例分析”,展示学生常见错误(如“53”误读为“三十五”),引导学生集体纠错,深化理解。
本次公开课不仅是教学技艺的展示,更是教育初心的传递。新世纪小学数学组将以“数的组成”为起点,持续探索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化与结构化,让每一个数字都成为思维生长的种子,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滋养核心素养的沃土。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