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润德 五育花开——镇平县石佛寺镇大仵营小学创新德育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乡土润德 五育花开——镇平县石佛寺镇大仵营小学创新德育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仵东涛

  春日融融,走进石佛寺镇大仵营小学的校园,欢笑声与读书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操场上,孩子们挥洒汗水参与趣味体育竞赛;教室里,彩纸与秸秆在学生手中化作精美的艺术品;课桌前,整齐划一的课桌舞与朗朗书声相映成趣……这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正通过"德育+"融合实践活动,探索出一条以乡土资源为底色、以五育并举为路径的德育新范式。
  
  乡土资源活化德育课堂
  
  面对农村学校专业师资有限、活动场地不足的现状,该校将德育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用玉米皮编织手工艺品,用树叶拼贴山水画,用废弃秸秆搭建"微型农舍"。四年级学生王玟举着自制的秸秆模型说:"以前只觉得秸秆只能烧火,现在发现它能变成艺术品!"这些取材于田间地头的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变废为宝"的劳动智慧。
  
  体育教育则因地制宜开展"田间运动会",将挑扁担、滚铁环、跳方格等传统游戏与现代体育精神结合。五年级班主任马老师介绍:"我们在接力赛中融入粮食运输情景,既锻炼体能,又让孩子们体会祖辈劳作的艰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
  
  五育融合构建成长生态
  
  学校创新设计的"五育积分卡"制度,将德、智、体、美、劳评价具象化。学生在手工课上完成剪纸作品可获得"美育星",参与菜园劳动能收获"劳育章",帮助同学修补课桌则积累"德育分"。这种多元评价体系打破了唯分数论,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闪光点。四年级学生王石涛原本性格内向,在参与课桌舞编排后变得开朗自信:"现在我是领舞,同学们都说我节奏感特别好!"
  
  每周四的"跨学科实践日"更是将融合教育推向深入。语文课诵读《悯农》后,学生们走进校园菜地参与种植;数学教师带领学生测量菜畦面积,计算施肥比例;科学课则观察植物生长周期。这种"一题多育"的教学设计,使知识学习与品德养成自然交融。校长王磊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读书的孩子,而是懂劳动、知感恩、有审美的完整的人。"
  
  家校共育滋养文明乡风
  
  学校将德育触角延伸至家庭与社区,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为村中老人制作秸秆画,春节前举办"亲子民俗手工展",邀请家长参与设计传统玉雕画稿。五年级学生王笑伦的爷爷感慨:"娃娃教我垃圾分类,还帮我用旧轮胎做了个花盆,现在左邻右舍都跟着学哩!"
  
  这种双向互动的德育模式,不仅改变了"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更培育着新时代乡风文明。村民王大姐笑着说:"现在村里打麻将的少了,陪孩子做手工的多了,家家户户院里都种着孩子带回来的花苗。"
  
  晨光中,三年级学生正在排练自编的《二十四节气课桌舞》,课桌敲击的节奏与童谣吟唱相和,粉笔灰飘散的讲台上,一束野菊在矿泉水瓶改造成的花瓶中静静绽放。这所农村小学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让每颗种子都能在适合的土壤里生长,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通讯员 仵东涛)


编辑:杜増波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