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动摇,以五星村党支部和五星机关支部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从严管、从实抓,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依托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结合“红色大讲堂”“干部大讲堂”“微党课”等,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故事、身边好人宣讲,开展宣讲20余场。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乡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年终述职考评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抓实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推动一切工作到支部;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赢。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大力整治怕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顽疾,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坚持强产业、优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增强。不遗余力抓招商。外出招商32次,对接考察项目32个,收集到准确招商信息35条,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个,其中市平台签约并落地开发区项目8个,入驻镇辖区企业13家,合同引资额50.1亿元。注重服务抓升级。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专班服务机制,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积极落实镇班子成员挂点联系企业制度,认真倾听企业诉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紧盯项目争资金。秉持“一盘棋”理念,统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围绕全域旅游、人居环境治理、生态环保、交通路网、乡村振兴等领域抓好跑项争资工作,争取项目3个,资金1200余万元。
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红色文旅产业初见雏形。实施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方城会议旧址纪念工程项目,目前纪念亭、纪念碑、公园绿化、河道治理、道路扩建等一期工程已竣工,中原野战军二纵司令部旧址恢复等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三产融合持续发力。紧密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旺“三产”。做大做强“一村一品”,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建设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种植大豆3000亩,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 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发展蜜薯500余亩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合作,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成立镇电商创业园,直播团队由1个发展为6个,合作企业已入驻并开始运营,同时组织发发哥团队、良淘平台、乐淘甄选、鸿德严选直播带货,日成交额近200万元。
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城乡品质不断进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投资72.5万元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克服天气影响完成了6.8万亩小麦抢收任务。及早谋划,抓好“三秋”生产,4.1万秋播玉米实现按时收获、及时晾晒。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行业防返贫排查比对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进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监测户22户75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300人,落实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54人;新增城镇就业7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5人,返乡下乡创业408人,新增技能人才培训22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训185人。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券桥镇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结合券桥实际、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方城篇章贡献券桥力量。(吕宝申)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