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25年,40多万公里!只为这场双向奔赴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1人,25年,40多万公里!只为这场双向奔赴
作者:  河南日报

从南到北

渠水清清

碧波荡漾

11月29日,丹江口水库岸边的

淅川县老城镇乡邮员“小石”

来到北京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

见到朝夕相处的“老朋友”——

从家乡远道而来的丹江水

11.png

点击观看视频

“小石”大名石新国

他的眼神里有熟稔也有惊喜

“俺从渠首淅川来

在北京看到渠尾的丹江水

就像在他乡遇见老乡!”


从1999年成为一名乡邮员起

他便架起库区人民

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25年来,一个人

一条船、一辆摩托车

每天行程50余公里

日复一日跑了40多万公里

相当于300多趟丹江水

从淅川流到北京的距离


22_副本.jpg


天天看着丹江水往北流

石新国打心眼里想去北京看看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正式通水十周年之际

受豫京两地媒体邀请

石新国来到北京

实现了愿望


团城湖明渠是南水北调

中线总干渠最末端工程

也是北京段内唯一的输水明渠

2014年12月12日

河南南阳陶岔渠首闸门开启

清澈江水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北上

历时15天,到达旅程终点——

北京颐和园团城湖

至此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

33.png

看到南水北调工程

展示墙上的移民搬迁影像

石新国兴奋地掏出手机

向讲解员比划着他保存的照片

“这是淅川王岭小学搬迁前的样子

这是现在的学校……”

“当年乡亲们都是赶着家里的牲口

坐上船搬走的……”

一幅幅移民搬迁照片定格瞬间

记录了淅川的沧海桑田

也饱含着沿线居民

支援首都的深情厚谊


参观结束后

石新国在河南日报协助下

向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

捐赠一批珍贵的淅川移民搬迁照片

“我们吃的都是丹江水

我们都是一家人。”

石新国说

“有机会我去淅川

尝尝丹江口的水

直接用手掬着喝。”

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

管理处工作人员接茬道


一泓清水

南北情长

两地情谊

就像水溶于水

难舍难分



相关报道:《“小石,小石”!》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 栾姗 曾鸣 胡舒彤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