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汇水区之一。为守护好一渠清水,该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将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纳入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坚守林地“绿线”,坚持绿色转型发展,实现保水富民。
绿色打底涵养水源
11月22日,记者来到内乡县瓦亭镇山南村国储林项目区。远处,山峦层叠,绿意浓郁;近处,新植的白皮松、五角枫、侧柏等亭亭玉立。山南村紧邻丹江口库区,属南水北调水源地汇水区,生态区位重要。去冬以来,内乡县林业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强力推进困难地造林,仅在山南村一个村就完成困难地造林4000余亩。
“为守护清水北上,充分涵养水源,内乡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利用项目建设统领造林绿化工作,全面推进国储林、石漠化治理、水源区绿化、山区造林、廊道提升、城乡增绿、花香果海、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八大工程’建设。”内乡县林业局副局长魏达说。2014年通水以来,内乡县累计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汇水区营造林24.5万亩,森林覆盖率60.1%。该县也先后获得省级林业生态县、全省绿化模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科技支撑管护提质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长久保护汇水区生态环境,就要在做好“增绿”文章基础上写好“护绿”续篇。内乡县积极探索将现代科技与提升林业管护质效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智慧林业,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管理手段,形成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常态化监测机制,进一步提高造林绿化的科学管护水平,巩固、展示造林绿化成果。
记者在瓦亭镇春景村国储林项目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智能可视气象站和监测设备进行维护。这个小小的自动气象站智能终端系统通过与智慧监测中心相连,可即时传输项目区气象信息和视频监测数据,为科学高效开展管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019年以来,内乡县林业局建设“智慧林业”信息平台,切实提升林业资源调查统计分析、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与监测等工作效能。尤其在国储林项目区,利用信息中心、监测样地、气象站等形式,实现对树木生长管护情况的即时监测、全程可溯,科学评估造林成效,为林业生态建设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释放红利保水富民
内乡县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以林果种植、林下经济为主的绿色产业,涵养水源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使群众积极参与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汇水区林业生态建设上来。
全县突出发展以菊花、油桃、核桃、猕猴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同步发展黑李、樱桃、柑橘、石榴等多元化林果,培育以核桃、山桐子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15万亩,大力发展林药、林粮、林畜、林游等复合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10余万亩。持续实施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森林人家“十百千”建设工程,发展文旅产业,增加项目区效益,带动就业及增收。
眼下,在春景村国储林项目区,金色的栀子结满枝头,农民手提的竹筐里收获满满。在内乡持续扩大的“绿色版图”上,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绿了山坡、富了百姓、涵养了水源,守护南水北调一渠清水永续北上。(全媒体记者 张冬梅 通 讯 员 王万里)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大事件!商业新地标周五震撼亮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