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扛稳保障粮食安全责任,今年以来,唐河县源潭镇党委政府全面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引领、狠抓整改落实,多举措全力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
高度重视抓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源潭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主体责任、村“两委”共同责任、群众末梢责任“三级责任”链条,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力度,实现“清单化管理、动态化推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有效的措施,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丰富载体抓宣传,营造整治氛围。源潭镇广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借助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等相关知识。镇、村两级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等多种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普及“非粮化”整治相关政策,增强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呼吁群众应除尽除、应清尽清、应种尽种,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日常巡查
雷厉风行抓落实,全力推进整治。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地块和反馈图斑,源潭镇按照“不漏一处、不落一块”的整治要求,紧抓有效时间,第一时间组织农业、土地等相关部门,与涉及村委进行联合执法,迅速深入田间地头逐区域逐地块进行核实,明确图斑地块的实地现状、责任人和建设时间等基础信息。在确认违法行为后下发整改通知书,按照小散地块动员农户自行恢复耕种,集中连片地块对接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依据土地承包流转方案处置的思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开展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上级反馈问题图斑已全部整改,在日常巡查监管过程中,发现私自改变耕地用途行为3起,涉及面积1.8亩,也已全部督促整改。下一步,源潭镇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持续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成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通讯员:周展丞)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