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淅川县荆紫关镇立足镇情,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上,围绕种植基地建设加工车间,围绕加工车间配套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已形成“基地+车间+市场”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
十一月,走进荆紫关镇白芨中药材基地,上百名村民正忙着采收白芨,翻挖、去土、装袋、称重,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秋日丰收图。白芨是一种中药材,有止血、抗菌、美容、消肿生肌等功效。以前药用白芨以野生白芨为主,随着中草药的广泛运用,市场需求量增大,现在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淅川县荆紫关镇孙家湾村支部书记严广俊介绍:“近年来白芨价格回升,我作为村支部书记带头承包土地200亩,种植白芨,得益于合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今年亩产值达到4万余元。现在采摘期可创造务工岗位100余个,每人平均日工资80-100元。”
“在产业发展中,我们鼓励和支持村支部书记当好特色产业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吸纳更多的农户抱团取暖,以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发展致富。”淅川县荆紫关镇党委书记马翔说道。
近年来,淅川县荆紫关镇通过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建成庙岭半夏,穆营红花等中药材示范基地13处,全镇中药材面积达1.6万余亩。相继建成了南阳仲圣中药材有限公司等加工销售公司5个。荆紫关镇被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认定为“南阳市区域中药材集散市场”。(通讯员 雷声远)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工业路(建设路至滨河大道段)排水防涝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