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县要求,结合券桥实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围绕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布局优化、以文化人、社会治理创新四大目标不断凝聚党群力量,全力以赴实现“千万工程”精彩开局。
锚定人居环境提升,扮靓村容村貌“全域美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聚焦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 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真正让乡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实施埠口村危桥改造项目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券桥段沿线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完善提升河长、林长等制度。持续推进清洁家园行动,以生态宜居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扮靓各村村容村貌。
锚定产业布局优化,实现乡村振兴“多点开花”。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初步形成 “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发展成效显著。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 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辐射辖区内各行各业,建成镇区南部工业园、镇区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镇电商产业园、十二里河关帝庙食品中草药加工园、土山村崔庄红色教育园等乡村振兴产业园。
锚定以文化人铸魂,培育乡风文明“一村一品”。汇聚乡土类人才力量,组建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文艺骨干队伍,不断完善全镇文化文艺人才发展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级农家书屋为乡村文艺人才提供“订单式”培训,通过举办文化文艺活动、学习培训班、外地采风等活动,提升骨干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志愿者进景区、进村、进社区、进学校,以文艺引领提升乡村文明之风。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区化、社会化建设,完善提升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和25个行政村文化合作社分社,建设土山村红色公园、辛庄村农耕文化园、马庄网红村、沈营电商文化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锚定社会治理创新,书写乡村治理“券桥答卷”。围绕“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大调解、大信访、大治理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团助推、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聚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矛盾、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全科”网格、“三不五零”创建、“平安法治星”创建等工作,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锚定五星支部创建,打造高质党建“券桥品牌”。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锚定“三星”支部成片、“四星”支部成批、“五星”支部全县领先目标,找准着力点,设置硬指标,细化创建办法、制定评价细则、明确激励政策、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赢。压实创建责任,主攻创建重点,明晰创建短板,突出创建效果,创建“四星”村党支部5个,“三星”村党支部10个,“二星”村党支部10个,“一星”村党支部1个;其中产业兴旺星5个,生态宜居星20个,平安法治星22个,文明幸福星26个。(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社旗县兴隆镇: 越调唱响赵岗村 送戏下乡助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