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42年等待

关注南阳网
河南南阳:42年等待
作者:  陈军显

42年前,年仅24岁的王荣保在云南服役时病故;42年后,在多方联动下,亲人将其骨骸迁回家乡——

“终于圆了叔叔生前的心愿”

image.png

王荣保亲属向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送锦旗致谢

“谢谢你们的帮忙,终于圆了叔叔生前的心愿。”10月25日,在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新店乡下王庄村的王付奎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表达着谢意。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42年前,年仅24岁的王荣保在云南服役时病故;42年后,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及多方联动下,完成病故军人王荣保遗愿,其亲人将其骨骸迁回家乡。

走访联系5000多个退役军人家庭,为病故军人寻亲

事情还要从今年7月21日的一则寻亲视频说起。当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收到一则“云南发现河南籍病故军人王荣保墓地”寻亲视频信息,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立即在辖区内进行排查走访。当天,该中心便发起“为病故军人寻找亲人,为亲人寻找病故军人,让故乡的阳光抚慰铁骨英魂”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短短3天时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便查阅了辖区内全部在册的病故军人名单,并进行了筛选核对、寻找病故军人家属、向邻近县区发放帮助寻亲信息等工作,并先后走访联系了全区5000多个退役军人家庭,最终在新店乡下王庄村找到了病故军人王荣保的亲人。

“他是王付奎的叔叔,11组人,1980年当的兵。”7月22日,当看到寻亲信息时,下王庄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自强认出了王荣保的名字。

7月23日一大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陈军显带领寻访队一行5人,来到下王庄村王付奎家中。听完事情经过后,王付奎激动地流下眼泪:“终于有叔叔的信了,接叔叔‘回家’,这也是我爷爷奶奶和父亲的遗愿。”

原来,1980年1月,王荣保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某部服役。1982年6月,年仅24岁的王荣保在部队病故,被安葬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农场附近一个墓区。当年7月15日,相关部门向王荣保的父亲王长玉颁发了《病故军人证明书》。

两地联动,病故军人遗骸归乡

王荣保的病逝,对王长玉和家人打击很大,但由于路途遥远、家境贫困等原因,家人不能前去祭扫。几十年一晃而过,王长玉始终挂念着长眠异乡的儿子。王付奎告诉记者,他爷爷和父亲在去世前,都念念不忘病故异乡的王荣保,要求他有条件了一定要前往祭奠。

得知叔叔王荣保的信息后,王付奎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求助,希望能够尽快将叔叔遗骸迁回家乡。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立即向云南省盘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函,请求协助迁移病故军人王荣保遗骸。云南省盘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成立了专班配合迁移遗骸。

据云南省盘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王荣保墓原址为农场耕地,原部队已搬迁,不久前盘龙区已将王荣保骨骸从原墓址迁移到当地宝象山公墓。

“为病故军人寻亲的背后,饱含着一个家族几代人的企盼。”10月14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王荣保的两个妹妹王荣丽、王荣红和侄子王付奎一道赶往宝象山公墓,并在当地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向宝象山公墓管委会提出申请,为王荣保遗骸办理迁移手续,让病故军人回家。

“终于圆了叔叔生前的心愿。”将叔叔王荣保遗骸带回家并入土安葬后,王付奎长跪坟前泣不成声。

“病故军人王荣保遗骸顺利回归家乡,令人欣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该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方式,大力推进病故军人信息、烈士亲属信息和烈士纪念设施信息融合、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挖掘整理老兵故事,宣传老兵事迹,弘扬英烈精神。(通讯员 陈军显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