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柿子红了 日子甜了

关注南阳网
河南方城:柿子红了 日子甜了
作者:  于晓霞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金秋十月,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漫山遍野的甜柿迎来了丰收。在欢声笑语的梯田里,辛勤劳作的村民、压弯枝头的果实,铺展出一幅红红火火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10月13日,东麦村的甜柿种植基地,接连成片的果树郁郁葱葱,硕果盈枝的甜柿宛若一串串喜庆的灯笼。放眼望去,一片橙红景色尽收眼底。村民们穿梭在果树之间忙着采摘、装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柿子树是第二年挂果,亩产4000斤左右,批发价每斤2.5元到3元,亩产效益1.2万元,不愁卖,都批发给超市了。”谈起今年的收成,东麦村党支部书记杨付星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是优质有机肥,实现天然无公害,结出来的果实成色好、甜度高,很受青睐,刚一成熟,就有客商前来采购。

  

  东麦村丰收的甜柿,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来此打卡,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在充满“柿”情画意的果园里。“柿子不仅好吃寓意也好,象征着‘柿柿’如意,‘好柿’连连。在抖音上刷到东麦村的柿子熟了,我就特意约上朋友来采摘。”游客郑女士开心地说,到这里一看,满山坡都是柿子,摘柿子、尝鲜果,大家不仅大饱口福,还能惬意地感受乡村的金秋美景,享受田园乐趣。

  

  火红的“柿业”带来红火的日子。近年来,东麦村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引进鹏迈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方式发展林果产业,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助农增收的“金土地”,既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正忙着采摘甜柿的村民刘妮芳满脸喜悦地说:“今年的柿子大丰收,大伙都乐得合不拢嘴。村里发展这些产业,本村村民优先在这里务工,跟着受益,有钱赚。”

  

  “截至目前,拐河镇发展林果特色产业将近3万亩,以此带动30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拐河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胡东介绍,下一步,拐河镇将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把特色产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结合起来,拓宽“生态+”“产业+”“旅游+”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林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