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自己的根

关注南阳网
前世是自己的根
作者:  王俊义

前世是自己的根

王俊义

  

  “每一隻蝴蝶從前都是一朵花的靈魂,在花叢中飛舞是在尋找前生的自己。”张爱玲这句话初看有些忧伤,细品有些豁达。就是秋末,还有一只蝴蝶在三楼的绣球花上飞,我依然分辨不出,蝴蝶和绣球花谁是谁的魂灵,谁是谁的前世。

  

  王笑尘(笔名笑尘九子)出生的地方,叫走马坪,是西峡一个不大的山村。谁打马踏花走过这个村庄,村庄的人也不知道,只是给村庄留下了一个侠客般的名字。深秋了,王笑尘的老家秋花还在开放,也有几只蝴蝶在花朵上飞舞,它们在寻找自己的前世,还是在歌吟自己的今生?谁也不知道。

  

  王笑尘离开村庄二十多年,四海漂泊。有时如一滴南方的雨,飘进江浙的梅雨季节里。有时如一片北方的云,逍遥于京津九月的天空上。为了一个体面的生活,王笑尘的漂泊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必须。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行为的第一责任人,为自己的生活尽力,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尽了责任。王笑尘风尘仆仆出现在某个场合的时候,首先把岁月和尘埃抖掉,把漂泊抖掉,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诗人的影子,而不是一个商人的形象。

  

  于是,王笑尘出版了一本诗集,取了一个很佛系的书名《前世》。初次看到封面上酷似贾平凹写的书名,差一点读作“前卅”。这本古风诗词歌行作品集,是王笑尘对自己漂泊生活的一种记忆,也是王笑尘对于自己诗人身份的自我认同。

  

  写作是一个人骨子里的物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地位有多显赫,到了某一天,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走回写作的本初。这个时候,对于自己的一本小说一本诗集,看的比自己的职务还高贵,比自己的人民币还值钱。王笑尘的《前世》之所以出版,原因也是如此。大概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也是不会让一个人挣完的。真的一个人有一千亿,把这些钱数一遍,就会把头发数白的。

  

  王笑尘的《前世》,是王笑尘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王笑尘人生态度。在某一天,谁都会问,自己的前世在哪儿?自己为什么走上了这样的生活道路,而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生活道路?好像很多东西都是前世决定的,而不是今世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走出来的。有了这样的态度,就是走的累了,就是心灵需要休息了,就是需要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古老的院落了。王笑尘的《前世》,就是王笑尘灵魂的院落。

  

  但是王笑尘的前世究竟在哪儿?这个问题才是他的诗句“西风一夜人白头”的问题,才是“往日千年朔风里,来世万代眼前秋”的问题。读了王笑尘的诗集《前世》,才能看见王笑尘的前世在漫长的史书里,某一页或许就是他的前世。

  

窗内青史四五卷 户外黄鹂两三声。

日日读史仰高士,夜夜伏笔到天明。


——笑尘九子《山居读史》

  

  王笑尘的《山居读史》,就是他在寻找自己前世的一个途径。

  

  王笑尘的前世,有时掩埋在唐诗的某一个诗句里,隐藏在唐朝诗人的某一个意象里。李白出三峡时的轻舟里,或许就装着王笑尘的前世。杜甫草堂的一个匾牌里,或许就挂着王笑尘的前世。李商隐的巴山夜雨中的一个雨滴,或许就是王笑尘的前世。

  

秋雨已涨秋池满、转恨流水似华年。

一生襟抱秋风里,泣得文字永流传。


——笑尘九子《寄商隐》

  

  王笑尘的《寄商隐》,就为自己查阅前世的字典编好了密码。

  

  王笑尘的前世还在自己浓重的乡愁里。没有乡愁,就没有诗人;没有乡愁,一个诗人也找不到自己的前世。劲霜的叶子里,有王笑尘的前世;村路的雪花里,有王笑尘的前世;乡野夜半的雨声里,有王笑尘的前世;村庄前边的溪流浪花里,有王笑尘的前世。

  

发自覆额居山家,看罢孤云数落花。

颜色长成坐溪水、何日随君向天涯。

  

——笑尘九子  《坐溪》

  

  这样的情绪,就是一个人前世的溪流。顺着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徘徊,在不经意间,就能找到自己被乡愁浸泡过的前世。

  

  王笑尘的前世在他对自己家族闪闪烁烁的记忆里。王笑尘生于一个小山村,对于自己家族的记忆视野,也就局限于那个狭窄的小村子。哪怕今天王笑尘到纽约买了一座房子和联合国为邻,他的前世就在那个叫走马坪的村子,而不在纽约。他的前世都带着母亲和父亲的影子,而绝对不会带着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子。

  

  到了清明,王笑尘和所有怀念祖母祖父、父亲母亲的人一样,都会开着车回到从前的小村子,再徒步到杂花生树的山岗上,给那些与自己有血肉联系的人们烧些纸钱。看似是在怀念,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前世。那些山岗上的坟茔与个人的关系,就是张爱玲说的蝴蝶和花朵的关系。在花朵里,蝴蝶找到了自己的魂灵和前世。在老家的山岗上,王笑尘通过自己诗人的气质,找到了自己的前世和魂灵。

  

秋风催老百草苍,遥看山雨起迷茫。

寻遍村廊都不见,转身遍地菊花黄。

  

——笑尘九子《寒衣节祭母》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王笑尘对着满目衰草和一地野菊,怀念母亲的瞬间,就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读罢王笑尘的诗集《前世》,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前世就是自己的根。这条根既有血缘的概念,也有文化的概念;既有乡愁的概念,也有地理的概念。一个人不用寻根,那条根就会跟着你前行。你走多远,那条根就会走多远。就像王笑尘不离开自己那个村子,他的根就永远在走马坪;其他地方的人,就不容易知道还有一个叫王笑尘的人。

  

  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王笑尘的前世和根,就有了一个文化的概念:他闲暇时写的诗和歌,也是他的前世和前世的根。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成语典故与南阳》引关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