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第40个教师节·细数南阳教育创新发展与成就之集团化办学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致敬第40个教师节·细数南阳教育创新发展与成就之集团化办学
作者:   刘纪晖 王丙双

  8月31日上午,南阳市第十七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揭牌仪式在原市中光学校举行,这不仅是市第十七小学教育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南阳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的生动注脚。

  

  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词。我市的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早在2013年便已启动。经过11年深耕细作,时至今日,我市中心城区和县城学校集团化办学已实现全覆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铺开,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开花,南阳的教育生态已从“各美其美”步入“美美与共”的全新境界。

  

  覆盖城乡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有一种幸福是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不仅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景,也是每一个南阳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2013年,我市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以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为切入点,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实践。按照就近、连片、便于协作的原则,当年,中心城区组建了初中教学协作区6个、小学教学协作区10个。“抱团发展”使得优质学校的管理模式、优质师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得以迅速复制推广,中心城区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明显得到缓解。

  

  2018年,我市全面启动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名校+”模式成为推动改革的强有力抓手。通过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分校、名校+乡校模式,南阳教育呈现出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良好态势,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实现了双重飞跃。

  

  2023年,南阳集团化办学改革步伐加快,制定了中心城区和县城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目标。越来越多出现的教育“联合体”,共同构建起南阳覆盖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交流轮岗 促进教育扩优提质

  

  集团化办学改革,不是简单的“名校挂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标准才是提质增效的源头活水,而这一切,都要由人去落实。

  

  市教育局以师资均衡配置为突破口,全面加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完善与交流轮岗相适应的人事管理机制、评价管理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旨在打破城乡、校际壁垒,促进教育资源合理流动。

  

  具体做法是: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原则上在本县(市、区)公办学校进行。城乡“手拉手”对口帮扶的教育集团重点推动城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挂职锻炼、支教,同时选派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学习、跟岗提高。农村一体化办学的学校重点推动乡镇中心小学调配教师向小规模学校“走教”。

  

  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内部交流校长和管理干部1297人,交流学科教师2625人;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交流校长和管理干部934人,交流支教教师1771人;农村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实施一体化办学“走教”教师1118人。

  

  管理互联、师资互通、信息共享……优秀师资的良性带动使得薄弱校、农村校实现了极大幅度软性提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优质。

  

  管理创新 推动教育加速发展

  

  集团化办学办得成、办得好、办得优,管理运营机制是重要保障。

  

  集团一盘棋,校校有特色。我市在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注重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监管等措施,确保了集团化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同时,鼓励各教育集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特色化办学实践,注重提升成员校自身“造血”机能,形成了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我市还全面推进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和学前教育领航共建工作。目前,全市21所优质普通高中与33所一般高中建立了“1+1”帮扶模式;全市49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与172所幼儿园定期开展帮扶活动,有效提升了薄弱幼儿园办园质量和管理水平。

  

  当前,南阳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深化,不仅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更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南阳的基础教育正在实现由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的新跨越,南阳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全媒体记者 刘纪晖 王丙双


编辑:赵若雨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