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网讯 (通讯员 王宗显)少了吃喝,把钱花在刀刃上,真好!近日,镇平县侯集镇姜营村借助“文艺下乡”庆贺10名学子金榜题,倡议捐资助学,并举办“集体升学礼”暨爱心助学慰问金发放仪式,被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学子登科是人生之大喜,示以庆贺乃情理之举,但由于攀比心理的作祟,宴请逐渐被默从,有甚者更以此为名借机敛财,扭曲了人际关系,带来了经济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借力集中开展升学助学活动,就是要给群众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让他们把时间、精力、金钱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姜营村支部书记姜国维介绍。
姜营村是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自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每年都会在开学季,将乡亲们齐聚一堂,以通告、公告的形式向准大学生及其家庭表达祝福祝愿,以村委会牵头、红白理事会组织的方式开展自愿捐资助学,用行动让人情交往回归本真,有效带动和引领群众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据了解,该村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重大部署,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共享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坚持常态化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群众自治活动,通过畅通“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和“自上而下”政策部署,推动乡村工作走上先“约”后“规”的治理模式。
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多方筹措资金130余万元,新修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对村内主干道进行了加宽和白改黑,挖砌边沟7公里,整修道路3公里,植树1000余棵,使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同时,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建立了卫生环境常态化保持机制,营造了“人人参与整治、人人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
着眼环境营造与正面激励双驱动,刷制了村规村约、传统节日、文明新风、孝道文化等内容墙画,高标准打造文化长廊。同时,持续开展好党员、好青年、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邻里等“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评选和“星级文明户”认领活动,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我为生逢盛世而自豪,为身处文明乡村而骄傲,我将不负乡亲期望,努力学习,报效家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被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所感染的准大学生由衷的讲。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