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 白小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大坚持”原则。其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要求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大都涉及深层次的制度、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深层次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要坚持系统思维,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确保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形成合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始终以坚定自信和清醒头脑稳扎稳打地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要转变观念,稳中求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舍两难的矛盾增多,在新机制、新动能未成型前,不能急于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坚持稳中求进。要谋定而后动,先立后破。改革必须科学规划,先“立”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再在统筹发展全局的基础上思考“破”的对象与方式,避免冲动地“立”和一刀切地“破”。要以立促破、立破相承。从实际出发,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更具活力的机制,推动改革事业行稳致远。
制度改革,要精准发力。要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要创新重要制度。重要制度是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的一些具体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制度等,需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不断发展,持续创新,填补空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改革的目的就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制度的落实,要应人民所呼,在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中经受检验,不断改进,使治理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遵守、执行、落实制度,做好表率、为治理赋能。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破坏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能以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
(作者单位:镇平县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在守正创新中深化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