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西峡县丁河镇地处南阳盆地边缘,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更有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在以前,这里的农民靠着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维持日常生计。一年到头来,各家各户产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部分外基本上够吃。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各种开支的增加,农民种植的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开支。农民开始转行种植其他农作物,刚开始大家尝试种植苹果、西瓜等水果,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发展起来。但猕猴桃的种植打破了这一桎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猕猴桃肉多、汁甜,吃在嘴里,甜在心上,能让人高兴一整天,猕猴桃的种植也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开始了从脱贫、奔小康到振兴乡村的大发展。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的种植,对于种植猕猴桃抱有恐惧心理,毕竟常规农作物稳定,种植猕猴桃风险大,农民亏不起这个本。村里开始宣传种植猕猴桃的好处,为此村里专门购买猕猴桃苗免费发放给农民,鼓励农民种植猕猴桃。村领导带头种植猕猴桃,刚开始村里只有两三户农民愿意尝试在自家地里种植猕猴桃,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很快过去了,第一批种植猕猴桃的几户农民用实践证明种植猕猴桃的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好几倍,他们尝到了甜头,开始大规模种植猕猴桃,村民开始效仿种植猕猴桃。几年下来,农民们都开始将原有的农作物换成猕猴桃进行种植,农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家住的是土坯房,潮湿,夏天容易招惹蚊虫;遇到下雨天,外边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还要用盆接雨水……自从种上猕猴桃后,收入翻了好几倍,我们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还购买了小汽车,农闲时节还到全国各地旅游,生活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一位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感慨。
确实如农户所说,猕猴桃的种植,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陆陆续续带动更多人种植猕猴桃,同时带动更多新兴产业共同发展。酿酒产业也在家乡发展,用猕猴桃酿制的酒带有浓郁的果香,喝起来酸酸甜甜的,让家乡有了属于自己的猕猴桃酒品牌。猕猴桃的种植,也开拓了农民的事业,在猕猴桃品种种植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开始的徐香种植,到红阳、华美等品种的引进,农民种植的猕猴桃规模更大了,种植品种更多了,吸引全国八方来客慕名而来收购猕猴桃。
猕猴桃的种植,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道路也修到了田间地头,路路通、事事通,越来越多的游客自驾到家乡采摘品尝猕猴桃,香甜的猕猴桃让家乡也变得热闹起来。游客多了,旅游的发展自然而生,为此镇政府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出资在家乡还专门建立了猕猴桃产业园,一种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主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下一步,县猕猴桃产业办公室和镇人民政府计划围绕猕猴桃产业招商引资,完成其产业链从生产、加工、储藏、研发、精深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完善与发展,不断挖掘猕猴桃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因为猕猴桃,丁河的农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民生活日渐向好,乡村振兴更有盼头,美好未来更有期待。(通讯员 庞书音)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