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浩浩黄河
在这片积淀深厚的土地上
古有鲜衣怒马的长安
近有红色革命摇篮的延安
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
陕西这扇厚重、神奇的大门,即将开启……
南阳网讯 (通讯员封佳)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由复兴学校副校长符曦、工会主席张靖康带队,全体党员及优秀骨干教师于8月19日至8月21日共赴延安、西安两地开展实地研学,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校准前进方向。
红色记忆——延安篇
这片厚重的土地,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全体党员教师先后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宝塔山等红色教育基地。
“烂皮袄里裹珍珠,土窑洞里出马列”。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重要驻地之一,简单朴素的桌椅、珍贵的黑白照片、繁多的文件、旧报纸和外国文献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热血沸腾和艰苦卓绝。一簇簇燎原的星火让我们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红色印记。
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逐渐凝成党龄之下的情感向往,随着时空的辗转日渐清晰。亲历其中,一孔窑洞一盘炕,一支枪杆一面旗,一张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局图,一首首脍炙人口、振奋精神的革命歌曲从意识里凝成实体,又从可知可感的鲜活历史凝成一股精神力量——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是责任,是使命,更是基因里的初心涌动!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颂延安岁月,承延安精神。红色资源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革命旧址历经岁月磨洗,但红色历史永不褪色,一段段鲜活生动的党史故事,在口口相传中代代传承!
探秘黄河文化—奔腾壶口篇
滚滚黄河水奔入百尺之峡,澎湃咆哮,从飞瀑中喷溅的水珠渺如烟尘,好似烟雨。敛水成束的黄河一头扎进形似壶口的石槽中,势如排山倒海,一片“烟雾”从深潭中轰然而起,“壶底生烟”如此壮观!
沿岸向南逡巡百余米是90版50元人民币取景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是黄河的儿女,奔腾不息!黄河九曲,途经九省,走进壶口?弧幕影院,感受黄河千年的沧桑与变迁!
唐风汉韵——西安篇
沿着历史的轨迹去参观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静诉历史,1936年的故事逐渐展开,感受那个动荡时代下,一个壮志末酬年轻爱国将军的牺牲和奉献!
一座城池分两段,朝为西安夜长安。汉赋的风情浪漫,唐诗的繁华博大,一遍遍地描述着那个让人憧憬的长安城。旧时的长安,如今的西安,依旧散发着历史的光辉!
追寻红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走进十三朝古都,沉浸式研学,老师们纷纷表示,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与历史“对话”,与现代科技“握手”,以更强的担当、更高的站位来谋划和落实工作,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好少年!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