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野县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上下功夫
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金融沙龙、金融直通车、“政府陪行长走企业”、“创新‘预先授信’”......7月26日,记者在新野县采访了解到,该县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上下功夫,始终把政银企对接作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营商环境、展示金融形象的有效抓手,先后探索多种政银企对接融资模式,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点堵点,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持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了企业(项目)由“找银行”向“选银行”转变,打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强筋骨提供了强劲动能。
创新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
新野县坚持把政银企对接作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作为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政银企合作共赢的有力抓手,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创新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实现了企业由“找银行”向“选银行”转变,促进了政银企合作共赢、经济稳健发展。高位推动,站位制高点。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组成融资调研组每月深入企业调研融资问题,新野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同工信局、企业服务中心组织辖内11家银行负责人深入河南新正方、河南星光科技、荣盛新能源、汉帛毛衫等132家“万人助万企”名录企业,实地走访、面对面座谈、现场提供融资方案、发放金融政策及产品清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银行融资支持短板,解决融资需求问题75项。
同频共振,促产品创新,通过走访调研中获得信息,建立“融资需求清单”,选取部分有代表性企业解剖麻雀,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主办银行工作机制细化、深化、实化。一企一策协调解决银行信贷产品与企业经营情况的矛盾点,辖内金融机构梳理相关信贷政策后,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80余种差异化快贷产品,并印制成册,适时对各企业宣传讲解,今年以来,新野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宣讲对接活动27场次,累计支持300余家企业、6个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意向融资贷款75.87亿元。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按照企业意愿、各行银行信贷政策,实行结对合作。各行落实落细主办银行工作机制,强化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银行“融资+融智”的优势,通过“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银行对企业逐家开展对接,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确定跟踪服务团队,统筹开展融资管理、资金结算、资产盘活、财务辅导、信息咨询、风险管控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使讲诚信、真干事的企业得到实惠、渡过难关、快速发展,形成了“政府协调统筹、部门联系配合、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的联动机制。
创新“预先授信”模式,“贷”动科创企业快发展
科创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道路上,大多数处在初创阶段,具有高技术、高风险、轻资产和无抵押物等特点,新野县针对科创型企业融资支持的困境和症结,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打造科创金融“预先授信”模式,切实助力科创型企业加快发展。夯实工作基础,统筹协调推进。新野县成立以分管工业县长、分管金融县长为双组长的科创金融工作专班。坚持“一切有利于科创金融工作发展”原则统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科创金融工作联席会、推进会,对重点指标和薄弱项开展工作调度,及时补齐短板,确保科创金融落地质效,释放科创企业发展动力。完善工作机制,做实“预先授信”。探索建立“预先授信+白名单”的政策性科创金融服务机制,以郑州银行新野支行为主办行,围绕全县科创金融“预先授信”,充分发挥机构优势,提升审批效率。截至目前,该县累计为20家科创型“白名单”企业送去预先授信通知书,预授信总额9120万元。及时跟进服务,加强企业培育。加强“白名单”企业培育,将“预先授权+白名单”服务机制与科创创新业务并轨,针对“白名单”企业开展科创创新专项培育行动,把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创新成果转化等科创创新工作融入“白名单”企业培育工作中,助力企业不断成为高能级科创类企业。
截至目前,全县近26家企业获得省级创新创业扶持项目奖补资金200万元;在“凤归中原”和“豫创天下”南阳分赛中,23家企业获奖;全县培育形成省级创新平台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6家、瞪羚企业2家,新野县被评为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创新银企对接机制,“金融沙龙”融资对接
“金融沙龙”融资对接会,是新野县组织县内企业参加举办的小型银企对接专场活动,活动以同类型企业为主,邀请企业5-8家,既为融资需求企业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洽谈、现场解疑释惑的良机,又为金融机构主动担当、共克时艰、推介快贷产品搭建了平台。轻松愉悦,沟通便捷。活动以“沙龙”为载体,借助其社交特性,促使银企双方在轻松、开放、非程序化的聚会氛围中充分交流,达成融资合作意向,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认可。例如新野县多利亦盛有限公司报名参加“金融沙龙”,现场通过新野县工商银行国网商城,成功地申请到了一笔52万元的“经营快贷”业务,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贷款,即时解决了企业承受回款压力大,急缺资金周转的老大难问题。通过“金融沙龙”这个平台,今年以来帮助20余家中小微企业及时解决了临时性资金紧缺的问题。缩短时间、减少环节。
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新野县金融机构依托大数据线上、线下再造信贷流程,大幅精简放贷手续,使各类快贷业务增加明显。金融机构基于纳税记录、交易流水等资信凭据,为融资困难企业量身定制信贷品种,先后参加金融沙龙的36家企业符合条件企业初步申请到了电e贷、税务贷、科技贷等快贷低利率线上产品,达成授信额度13850万元。设立热线,积极协调。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开通金融需求服务热线,每天组织专人收集企业反映的融资问题,并分类汇总建立台账,及时转交相关行业部门,组织金融机构限期承办,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办事流程不清等30余项问题,着力打造企业认可、社会满意的融资环境。目前新野已举办沙龙7期,达成授信额度2.93亿元。
打造一站式首贷服务窗口
为提高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水平、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新野县金融部门联合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便捷化和高质量”的“首贷服务窗口”,全方位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银企深度对接。集中受理,靠前服务。“首贷窗口”充分利用县政务服务中心审批部门集中、办事企业集中、审批结果信息集中的优势,将金融服务前移到行政服务大厅,让企业办理政务事项的同时,就能够咨询办理银行融资事宜,为企业提供“一门、一窗”办首贷的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路”,让“首贷”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先一公里”。量身定制,破首贷难。针对初次贷款的企业,新野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机构敢贷愿贷,增强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能力,组织驻县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集中制订信贷宣传手册,详细介绍适用企业类型、产品特点、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办理条件等贷款产品要素。通过手册让更多的创业者提前了解到各家银行的信贷政策。创新机制,快速办结。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现场咨询贷款政策并登记融资需求,选定主办银行后,工作人员按照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123”工作机制,窗口人员1个工作日内安排银行客户经理直接对接企业,2天专人上门服务,开辟首贷服务绿色通道,3天反馈审批结果,为企业提供便捷化、高质量金融服务,不断提高信贷服务质效。窗口设立以来,累计发放《金融产品汇编手册》300余份,受理贷款申请57件,成功发放贷款7590万元。
经济是肌理,金融是血脉。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野县将继续为企业强筋骨、提动能,帮助企业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把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政策宣讲、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下真功夫,下大气力,多出实招,探索出适合中小微企业便捷、高效获得信贷途径,把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曾加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人行南阳市分行全力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项目需求 让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速落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