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
作者:  任越美 陈婷婷

  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技能人才潜能,促进国家竞争优势稳步提升的战略需要。职业教育作为满足公民规模化技能需求的核心渠道,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供给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业融合和营造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近年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服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建技能型社会人才培养体系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强化,致力于构建技能型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级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基地,并联合区域中小学校及行业企业,搭建了包括数智创客室和工匠工坊在内的线上线下实践平台。这些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职业启蒙、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支持,同时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引导。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参与真实的职业体验,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从而培养职业意识和素养,融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创新“双修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整合校企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了德技并修的素质教育体系。学校通过课堂教育、文化氛围、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手段,打造了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在内的专创融合培养体系。此外,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人工智能、鲲鹏等产业学院,按照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政策体系,为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学校将企业生产场景引入课堂,联合打造智能智造、高端化工等实训平台,并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与之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集群。这些措施旨在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发展,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坚持育训并举,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适应能力。学校通过试点工作,将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结合1+X证书制度改革与技能竞赛,学校实现了“岗课赛证”融通,精准对接工作岗位,进一步完善“双元协同、德技并修、专创融合、课证融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引入不仅关注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动态变化,还帮助学生规划职业道路,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对接。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评价工作,落实“技能河南人人持证”及“技能河南”建设任务,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更加鲜明、品牌更加响亮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在2022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针对大数据、5G基站建设与维护以及5G移动网络运维等领域进行了证书培训考核,经过强化培训,证书通过率达到了100%。例如,对2023届毕业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认定通过率同样达到100%。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机制,丰富技能型人才的学习途径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坚持对接专业服务需求,结合行业和企业参与,共同开发数字资源和多元化实践资源。大数据平台运维、5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已融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应课程,如《Hadoop基础》《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和《无线网络运维》等,依据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学院将证书考试环境、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程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培养技能精湛、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此外,学校还丰富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行业新技术和新流程,建立了基于职业工作的混合式教学资源。以“提高质量,增强功能,需求导向,推广共享”为策略,学校不断建设和优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开发的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信息化资源,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模块化授课形式,以及智慧型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都旨在满足教学和社会培训需求,主动服务于产业结构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将岗位需求、课程设置和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实现证书认证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这一模式不仅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促进了产教融合,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实际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学校围绕“学什么”和“怎么学”核心问题,创新项目引领下的集群化课程模式,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了“二二四五”模块化课程体系,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学校还开发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教学案例、视频、虚拟仿真等资源,支持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通过“一平台、六中心”的教学资源架构,学院建立了包含课程中心、行业中心、竞赛中心、考证中心、素材中心和体验中心的全面教学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院致力于构建“双师型”团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职教专家和行业技术能手,开展系统的师德师风、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同时,鼓励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和参与各类行业竞赛,提升技术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型社会建设。近年来,学院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不断推进教师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推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打造国际职业教育品牌,服务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

  

  国际教育对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近年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河南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战略,打造“职教出海”河南工院品牌。学校积极开展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UK NARIC国际专业标准认证工作、中俄和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建设首个海外分校“南非张衡学院”,对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企业开展本土化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如中交乌干达分公司海外员工培训、皇冠保温建材有限公司海外员工培训等相关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学校还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活动,如“双高校”国际专业标准与质量保障研修等相关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提升全球国际化视野和教师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为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技能型社会的需求,为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任越美 陈婷婷)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