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西峡县聚焦“人、治、物、效”四个关键因素,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五星”创建引领乡村治理,助推全面振兴。西峡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发挥“人”的关键作用,推动一线发力、全员共创。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建立处级包乡、科级包村、部门和企业联村、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的包联责任机制,以“一编三定”、积分管理为载体,组建党员、巾帼、治安等“5+X”特色服务队518支,累计开展活动2100场次,推动党员当先锋、群众齐参与。二是激活头雁引领。深化村党支部书记“大比武”与“五星”支部创建有效衔接,村党支部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占比达90%以上,村干部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项目184个。三是强化合力攻坚。建立“村级上报、镇级把关、专班认领、分包县领导统筹”会商研判机制,县“五星”支部创建专班一周一碰头,分包县领导一月一调度,解决创建工作中难点问题,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按期转化提升。
提升“治”的水平,推动分类施策、常态长效。一是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创新实践“345”工作布局助力“生态宜居星”创建,全面推行“周四村庄清洁日”、“红黑榜”、积分管理等制度,建成“美丽小镇”4个,“四美乡村”29个,“五美庭院”11705个,群众参与面达95%以上。二是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全科网格化治理,探索建立“警司访+”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机制,典型经验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三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村级重大事项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民理事会、“五老”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673个,评选身边各类模范1200余人,以身边人身边事带动民风持续向善,80%以上的村创成“文明幸福星”。
打牢“物”的基础,推动资源整合、力量下沉。一是做强特色产业。围绕“菌果药游”特色产业,发挥“双绑”机制作用,将8.3万农户、823家合作社与126家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开展“百名科技特派员进百村”活动,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5个,全国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2个。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动,建立农村优质项目资源信息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发展,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年综合收益突破5000万元。三是夯实基础保障。2022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拿出1000万元奖励创星村和在职村“两委”干部;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集聚行动,高质量完成30个乡里中心建设任务,不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增强“效”的动能,推动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开展“双强双带”。深化运用全域党建,推动76个“五星”“四星”村(社区)与92个“二星”“一星”“软弱涣散村”结对共建。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坚持常态化督导、系统化指导、精准化反馈、一体化推进,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纳入年度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作为班子考核、干部纪实、评先表彰等重要依据,切实调动创星积极性。三是备强后继力量。建立创星动态库,加强跟踪指导,为持续争星夺冠建好“预备队”;创新开展村干部队伍建设“十百千”行动,加强“十种能力”培育,建立“选育管用退”长效机制,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张希合 作者系西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镇平: 深化机制纳贤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