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上港乡:文明新风徐徐来 文明实践活力增

关注南阳网
新野县上港乡:文明新风徐徐来 文明实践活力增
作者:  崔国安 崔果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背一首唐诗,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新野县上港乡王白村的困难学子,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接受来自县财政局的爱心妈妈们的救助,并一起背诵古诗,理解诗中含义,学会勤俭节约,珍惜幸福生活,决心多读书,读好书,用心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和困难学子在一起。崔国安摄.jpg

和困难学子在一起。崔国安摄


  在上港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浸润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比比皆是。目前,该乡己建起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二级网络构架,凝聚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强大力量,着力打通了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所宣讲。崔国安摄.jpg

文明实践所宣讲。崔国安摄


  铸文明之基,强实践之能。今年以来,上港乡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积极运用新的文明实践方式,“多引擎”助力,如徐徐春风,吹拂百姓心头,不断激发文明实践活动,切实以“志愿服务”的力量,跑出文明实践“加速度”。

  

  理论学习“步步深入”,推动宣讲实效“走心入心”。上港乡积极打造理论宣讲学习阵地,建立起群众身边宣讲队伍,不断扩大宣传维度,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微信推送、文明实践所(站)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群众面对面提供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等政策宣传宣讲。采用“理论+文艺”的宣传方式,组建17支由党员义工队、巾帼志愿者、百姓宣讲团成员组成的宣讲队伍,通过歌曲、戏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惠民政策,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契机,深入村组网格、企业一线,认真听取群众所需所求,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音更强。


  经常性文艺演出。崔国安摄.jpg

经常性文艺演出。崔国安摄


  志愿服务“步步精细”,推动为民服务“见行见效”。上港乡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下沉优质资源,成立17个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供需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爱心义诊、文明劝导、尊老爱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擦亮“守望相助”“情暖夕阳”“闪光童年”等志愿服务品牌,以及“徐徐吹拂”宣讲品牌。他们还在新时代文明所(站)设立积分兑换超市,量化志愿积分,提升为民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实惠、志愿者有干劲,真正实现志愿服务有温度,切实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如微风细雨般融入群众生活中。 

  

  多彩活动“步步有力”,推动文明新风“融合共建”。上港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电影进村、“我们的节日”、趣味运动会、读好书等文娱活动,通过宣传“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等事迹,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美向善,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开展全民阅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向青少年推广好书,宣传美德信用故事,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点亮群众幸福生活。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上港乡已蔚然成风,一粒粒文明实践的“种子”正以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喜结多彩文明硕果。下一步,上港乡将持续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围绕“民需我行”“民呼我应”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水平,倾心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驿站”“美丽平台”。(特约通讯员 崔国安 崔果)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