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各地都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能为经营主体干事创业创造舒适的环境。对政府而言,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包括干什么,还包括不干什么。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应是营商环境的常态,除了例行的必要检查,不要再给企业添麻烦。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性,做到位、不越位,对企业主体经营不大包大揽、指手画脚,对企业生产不过度检查、评比,更杜绝吃拿卡要,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要做到企业需要时无处不在,企业不需要时无声无息。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应成为一种自觉。企业有困难时求助,政府还须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打造服务型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地方经济才能充满活力。
正确处理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还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自我革命。要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成就自我”的理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放管服”改革,积极放权于市场和社会,主动让利于群众和企业。在行动上,要围绕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温暖细致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既亲又清的政商环境、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实现“一次办成”目标,作风上体现“说办就办”、效率上实现“一次办成”、效果上达到“办就办好”,真正做到“有熟人没熟人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大企业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让企业发展安心,群众生活舒心。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擦亮南阳厚道名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