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南阳市委手机党报 南阳网主办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甲辰年二月廿五
★公益广告:环境整治千秋业 和谐城市万代兴
【便民】
★天气:今日8时-18时,晴,温度10~18℃,南风1级转东北风3级,空气轻度污染。
★今日生活指数:天气晴朗,适宜出游。
◆导读◆
【封面】我市启动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工作
【时讯】我市今年科技工作重点和目标确定
【县市区】宛城区:优化服务强保障 打造助企“新名片”
【乡镇】邓州市腰店镇:撑起乡村“幸福伞”
【民生】2月河南百日咳报告病例366例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关注】河南发布小麦赤霉病气象高风险预警
【热线】18338309119 63161599
浏览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请点击http://epaper.01ny.cn
【封面】
我市启动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工作
----------
4月2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由该局开展的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已全面铺开,该调查工作将持续至5月。此次开展的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将对我市18个国民经济行业的1070家样本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涵盖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人工成本情况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情况,调查2023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的数据。(记者于晓霞)(详见http://985.so/9eafn)
【时讯】
我市今年科技工作重点和目标确定
----------
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和 “7+17”重点产业链群,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持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记者4月2日从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全媒体记者单书军)(详见http://985.so/9ea0v)
我市“中医日间病房”试点显成效
----------
4月1日,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我市“中医日间病房”试点成效显著,为我市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医疗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6月创新性地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的通知(试行)》,为患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捷且经济的医疗服务,从而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截至2023年底,“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医院已经成功收治了1234名患者。这些患者的医疗总费用仅为506.11万元,相较于传统的住院模式,费用显著降低。其中,统筹基金支付了343.79万元,实际报销比例高达67.93%,充分体现了医保政策对患者实实在在的支持。(全媒体记者蔡丹青)
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十年发展成效明显
----------
山河向美,使命在肩。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对南阳而言,生态保护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事关全局的“必做题”,更是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绿水青山,得之容易保持难。对于一方山水,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作为河南省首个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使命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责任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奋斗的动力,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南阳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始终珍之重之,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全媒体记者黄术生 马钰春子)(详见http://985.so/9eaz7)
“井供水”变“自来水” 我市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
----------
去年11月起,我市在中心城区开展自备井管理专项整治“飓风”行动。行动中,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使用自备井行为,规范自备水源管理,加强供水管网建设,扩大供水范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宛城区、卧龙区、高新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累计封停269眼自备井,南水北调水资源置换和管网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记者石张楠)
【县市区】
新野县着力解决企业群众痛点堵点难点
----------
4月1日,记者从新野县营商办获悉,新野县着力解决企业群众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年,全县拨付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等补贴2262.5万元,为企业减免税费1.23亿元。结合工作实际,梳理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9个,把跨层级的395个事项整合为126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同时,在全市率先实行政务服务回访制度,2023年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并及时改进完善,累计回访企业400余家,群众2500人次,群众满意率100%。(全媒体记者王潇宇)
宛城区:优化服务强保障 打造助企“新名片”
----------
位于宛城区的南阳经开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宛城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引擎。该区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处级领导牵头带领8个小分队积极开展助企服务,每周收集企业问题线索,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并建立反馈沟通机制,赢得企业满意度提升。至今年年初,宛城区已建成信用信息归集平台、指标督办管理系统、清廉护航“码”上行监督平台等信息化专业平台;“亲商护商”小程序已覆盖2万余家企业,收集解决问题50余个,解决率100%;清廉护航“码”上行监督平台纳入执法单位44个,上传赋“码”企业8352家。全区累计存量市场主体6.7万户,其中企业2.3万户,再创历史新高。(全媒体记者孙义峰)
唐河县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培训
----------
4月1日,唐河县组织该县工贸企业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贸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就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对如何开展有限空间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演练等具体工作进行详细指导。(全媒体记者王潇宇)
【乡镇】
邓州市腰店镇:撑起乡村“幸福伞”
----------
“妇女老幼做雨伞,村村家家有活干,领着娃子做着饭,一年多挣好几万。”这是记者3月31日在邓州市腰店镇探访乡村振兴时听到的。该镇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发展“家门口的产业”,形成了伞企遍地开花、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局面。据了解,目前,该镇已建有制伞、零配件生产、丝网印刷企业10家,加工工坊20个,加工户达500余户,带动2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年产雨伞2000万把、伞架4000万支,年产值近5亿元,为腰店镇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王好学)
羊肚菌带来好“钱”景
----------
4月1日,西峡县双龙镇杨河村群众在晾晒羊肚菌。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每户可增收5000元以上。(记者张玲)
桐柏县安棚镇:搭建“连心桥” 谱写“共赢曲”
----------
安棚镇位于桐柏县城西北45公里,是唐河、桐柏、泌阳三县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镇,辖16个行政村,共3.6万余人。这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贫瘠,粮食产出率低。近年来,安棚镇党委、政府依托鸿雁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把茶产业培育成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通过抓组织领导、抓基地建设、抓品牌创建、抓服务优化,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共培育出龙头茶企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茶园1.4万亩,年产值超2000万元。(全媒体记者杜福建)(详见http://985.so/9eafx)
【民生】
2月河南百日咳报告病例366例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
2月份,河南省百日咳报告病例为366例,无死亡病例。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河南省百日咳发病情况与全国基本一致,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并从秋季开始逐渐增多。(大河报)
【关注】
河南发布小麦赤霉病气象高风险预警
----------
目前河南省小麦大部处于拔节期,豫南局部已进入孕穗期。预计4月将出现多次降水过程,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全省大部特别是黄河以南地区存在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气象风险,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赤霉病发生流行气象风险高,需重点加强防范。(河南气象)
【每日一景】
赊店古镇夜景(大个/摄 来源:光影中国网)
【健康】
柑橘类水果放床头助眠
----------
研究发现,芳香分子能够与人的嗅觉感受器结合,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与情绪相关)。橙子、蜜橘、金桔、橘子、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水果的果皮中含有散发香味的“苎(zhù)烯”,能刺激大脑产生α脑电波,使大脑放松,从而助眠。 (人民网)
【历史】
★1998年4月3日,人民解放军组建总装备部;
★1995年4月3日,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开始;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批准三峡工程;
★1950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美食】
荷香排骨饭
----------
主料:大米200g、排骨400g、荷叶1张;
辅料:姜5片、葱1根、料酒5g、生抽8g、老抽3g、蚝油10g、糖2g、白胡椒粉1g、盐4g;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小时,再沥干水分;
2.干的荷叶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小时;
3.排骨洗净后调入盐、生抽、老抽、蚝油、料酒、白胡椒粉、糖、姜片和葱段,搅拌均匀腌制1小时;
4.荷叶泡好后,铺垫到电饭煲蒸笼上;
5.将腌制好的排骨裹上大米,放进蒸笼里,放好后再将剩余的米粒铺放在上面;
6.将排骨包裹起来,中间用牙签固定服帖,开始烹饪,蒸制1小时;
7.蒸好取出后,打开荷叶撒点葱花即可。
编辑:徐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4月2日晚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