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产业兴旺星’是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邓州市穰东镇党委书记耿飞表示,去年以来,全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发展驱动力、服务支撑力,针对创建“产业兴旺星”谋思路、想对策,聚焦服装生产加工、批零贸易、商贸物流“三大基地”建设,探索发展“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发展优势,“红色引擎”聚链成势,为经济发展增添了一抹鲜艳的“党建红”。
产业培育下“实”功。穰东镇通过强化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为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全镇上下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坚决实行“一企一策”,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位于穰东服装产业园的九伊格服装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是该镇招引的龙头服装制造企业,也是邓州市第一家生产成品羽绒服的服装企业。公司年产羽绒服、棉服等150万件,年产值达1.2亿元,有力补齐了穰东镇中高档羽绒服生产短板。在九伊格服装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全镇服装品类由原来单一的男女裤、中山装等,发展到针织、羽绒服、棉服、工装等品类全覆盖,产品从以中低档为主发展到高中低档全覆盖。
联动发展出“实”招。“全镇各级党组织、纺织服装协会充分发挥‘+’作用,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穰东镇镇长苏亚珍介绍,该镇采取“协会+企业(合作社)+作坊(农户)”模式,让骨干企业与小型加工厂、村级卫星工厂、个体加工作坊联动配合,建立共享共赢利益联结机制。由龙头企业接单,分解工序、统一标准、共同生产,构建集布匹经营、加工、销售、物流、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链。
截至目前,全镇服装加工企业已突破460家,村级卫星工厂、个体加工作坊达1700多家,“巧媳妇”培训基地38家,在豫西南地区形成了吸纳劳动力4.7万余人、年产值超50亿元的服装加工产业。
拓宽销路见“实”效。穰东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技术+电商”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构建平台体系、抓实人才培训、打造本土品牌,推动电商产业不断升级,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该镇服装协会电商分会借助互联网先进技术,建立标识统一、平台互通、功能集约、服务规范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积极引导商户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双驱”模式。目前,全镇电商从业人员3600多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电商30余家,中山装及皮裤网上销量一度全国第一。
据介绍,穰东镇将持续深化“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以“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协同”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全媒体记者王鸿洋 通讯员 胡松波)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打好麦田春管第一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