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监测员李佩晓 很自豪当南水北调“医生”
警花钟琳 警犬训导员的“警色青春”
外卖员周梦洋 努力奔跑在圆梦的路上
今年3月8日是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向所有女性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请跟随记者的笔触,致敬那些在一线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的女性,感受新时代舞台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她”。
环境监测员李佩晓 很自豪当南水北调“医生”
“不好意思,我先吃口饭咱们再聊吧!”见到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环境监测应急中心的李佩晓时,已过晌午,这名清秀俊丽的女工程师刚从实验室出来,忙得还没吃午饭。
10分钟后,李佩晓一扫疲惫容光焕发,“我们的工作其实一点儿都不神秘,说白了就是南水北调的‘家庭医生’,需要定期对库区水质进行‘体检’。环境监测数据就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压舱石’,是‘哨兵’和‘耳目’,离开了环境监测数据,环境治理就找不到发力的方向,环境执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据,我们很自豪从事这项工作。”
李佩晓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自从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就投身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守在监测岗位一线,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贡献。
完成一次完整的水质监测,需要经过采集水样、实验分析、编制报告、数据上传四个步骤。操作看似简单,却需要认真严谨,哪怕一处失之毫厘,结果就可能谬以千里,影响到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同事们还记得,那年“淇河应急”时,李佩晓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通宵达旦地工作,统计样品,汇总数据,生成报告,24小时实时向指挥部报送第一手监测数据,为应急指挥部处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解除应急状态后,她又主动坚守到最后一班撤离……
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努力工作中,这名被同事美誉为“铁娘子”的女工程师,在去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大比武中荣获个人综合一等奖、技能一等奖、理论三等奖、团体一等奖,用女性特有的认真仔细在平凡岗位上发着光。
“这些都是环境监测人的分内工作,没有什么特别,只要能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对记者对其三八妇女节的祝福,李佩晓笑靥如花。
警花钟琳 警犬训导员的“警色青春”
“多乐,上!”随着一声令下,一只警犬如同离弦之箭,从高高的训练架上翻越而过。看到多乐如此乖巧听话,阳光下,警犬训导员钟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赶紧奖励了多乐最爱的玩具球。
3月6日,在南阳警犬训练基地,记者见到了钟琳,1997年出生的她是这里的一名女训导员,从事警犬训导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对于自己选择成为一名警犬训导员的原因,钟琳说,这跟她喜欢动物有关。“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是跟人类最亲近的狗。”她上大学就学的是警犬训练专业。
在警犬训导员这个群体里,男性占的比例更高,毕竟男性在体力、训练警犬的服从性等方面天然具有优势。但是钟琳并不认为女性训导员就处于劣势。“因为女训导员也拥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亲和力方面更强,工作也更为细心,在日常生活、训练中会考虑得更周密,更能与警犬建立信任关系。”
“警犬跟小孩差不多,要陪它玩,从陌生到熟悉,建立了信任和情感,它才愿意听从你。”钟琳将她的心得娓娓道来,她在这条史宾格猎犬9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朝夕相处。如今的多乐已经成为钟琳“无言的伙伴”,人和犬之间形成了一种难得的默契。
警犬最重要的就是灵敏的嗅觉,而要保持犬只良好的工作状态,每天随时接触它们的训导员不能使用化妆品。对于天生爱美的女孩子来说,钟琳对此并不在意。“我觉得这种经历更难得,失去女性爱美的那一小部分不算什么。”钟琳笑着说,“难道你不觉得跟警犬在一起很酷吗?别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有时出差在外,钟琳也总是时刻牵挂着多乐,怕它吃不好睡不好,“我们并肩作战,它在我就踏实,我在它就安全。”钟琳笑着说,每天只要看到多乐心情就会很好。
“多乐是我亲密无间的战友,希望能一直和它并肩作战。”钟琳憧憬着,带着自己心爱的多乐未来多立功,一起守护家园的平安。
外卖员周梦洋 努力奔跑在圆梦的路上
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就餐”变得简单便捷。如今,外卖送餐员已经成为城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他们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不论酷暑严寒,只为将热乎乎的餐食送达顾客手中。
周梦洋,这个身高1.62米的娇小“95后”女外卖员,是在半年前开始自己“外卖骑手”之旅的。周梦洋坦言,从事这份工作是想有更自由的时间安排,从而更好地照顾家庭。“每天晚上10时许,我可以回家陪伴女儿睡觉。”
送外卖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活儿,每日骑行100余公里,步行超过1万步,派送订单超40个,全天工作近10个小时……
周梦洋的配送范围在新华城市广场及南阳站周边,是我市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每天上午9时许,她穿上亮黄色的美团外卖员服装,戴上专属头盔,开始了订单派送工作。
周梦洋告诉记者,起初她不熟悉路线,只能靠导航,导错了位置也是常事儿,有时她不得不停在附近向路人打听,而“停下”对外卖员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为了能更快地熟悉工作环境,减少“停下”的次数,周梦洋没少做功课。慢慢地,她熟悉了路线,也掌握了一些送外卖的技巧:顺路接单、熟悉各个小区、写字楼的订餐规律等。现在,她平均每天能送出40多单,每月也有了五六千元的收入。
虽然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但周梦洋对现在的工作还算满意。“送外卖既能让我有时间照顾家庭,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她说,尤其遇到一些顾客在订单里备注“雨天路滑要注意安全”这样的暖心话,哪怕路况再差、身体再疲惫,她也会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尽早送达,让顾客吃上热乎的外卖。而她的午饭时间通常是下午3时多,晚餐通常要到下班回家才能吃上。
在常人眼里,这份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职业仿佛更适合男性,但周梦洋却不这样认为。她说,自己目前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顾客和商家也给予了她很多理解、支持。“接下来我会更加努力,希望早日能在南阳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也祝愿身边人健健康康。”周梦洋坚定地说。(全媒体记者于欢 张玲文/图)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