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材好,药才好。只有培育出质量卓越的道地药材,中医药的功效才能完全展示。2月28日,在“道地宛药”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一场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圆桌对话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对话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副所长魏建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海禄,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高松,以及西峡县米坪镇镇长杨松龙、桐柏县黄岗镇镇长郭楠,围绕中药在当下医药市场中具备的独特地位与政策优势、上下游产业如何把握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战略性机遇等方面分享交流。
“米坪镇是中药材种植大镇,拥有‘西峡山茱萸’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米坪镇中药材市场’价值品牌两个金字招牌。”杨松龙介绍起米坪镇的中药材种植和发展如数家珍。
“黄岗镇花费6年时间种植了3.5万亩艾草,成为我市目前最大的艾草种植基地。”郭楠为全镇发展艾草产业带领群众致富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应该紧抓源头,强化根基,在道地药材繁育、种植、基地共建共享上狠下科技功夫,推动中药材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深挖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就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魏建和给出建议。
曹海禄认为,南阳应站位全国的高度,加强宛药品牌建设,提升道地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做好政策洼地、形成科技高地,做大做强园区和交易集散地;要进一步实施中药材产业化、科技化、溯源化、品牌化、诚信化,聚焦品种做品质,以品质做品牌,持续提升宛药的综合效益。(全媒体记者段平)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打造高品质道地药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