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美好评|“人才培育”是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关键

关注南阳网
宛美好评|“人才培育”是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关键
作者:  赵若雨

“小腹三阴谋,肚腹三里留;腿疼阳陵透,腰背委中求……”这是2023年12月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孔明路校区校园的学生在操场上练习的歌舞《穴位操》。那浸透了中药味儿的歌,伴着有力的舞姿,让人驻足欣赏。

  如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南阳大地上走深走实。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医药人才培育工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传承中医药文化应从娃娃抓起。南阳人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努力在中医药传承发展道路上扛大旗、走前列。作为“国之栋梁”的青少年们,从小感受中医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结合当下,中医药文化更深入校园就需要从多角度展开行动。首先,编写适合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教材和读本,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中医药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药文化体验等,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对未来的负责,为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专业招生应走向世界。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开始对中医药产生兴趣。2月初,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德国留学生“无名”,因为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在网上火出了圈。经采访,这位留学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对于他来说,针灸、推拿、拔罐都不在话下;2月22日,南阳师范学院两名来自科特迪瓦的“李强”和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茉莉”也走进南阳市医圣祠,来感受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医药专业招生走向世界,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国际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理念和实践,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国际学生的加入也为中医药专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促进了中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中医药人才培育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在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人才鼓励模式。南阳市在加强人才培育上高度重视。例如,南阳市中医院高薪引进硕士研究生、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青苗人才”、组织开展“南阳名中医”评选活动;宛城区以实施“仲景人才引航工程”为依托,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我们应考虑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创新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提升南阳市中医药科研水平。还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承教育、推动跨学科培养、增加实践与实习机会等机制,激发中医药人才的创新潜能,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的进步与发展。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