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河南“板车剧团”:奔走阡陌乡道 为农民歌

关注南阳网
央媒观豫丨河南“板车剧团”:奔走阡陌乡道 为农民歌
作者:  王向前

image.png


  新华社郑州2月25日电  正月里,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址坊镇湾张村的村口,许昌市鄢陵县豫剧一团的演员们正忙着准备演出,尽管寒气逼人,仍有不少村民早早到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

  准备完毕,35岁的汪晓龙敲起了锣鼓,向村民们发出即将开演的“通知”,更多看大戏的人陆续涌了过来。

  “过年就得听大戏”“唱得可好”“鄢陵县‘板车剧团’可有名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时发出啧啧赞叹。

  鄢陵县豫剧团一团在湾张村为村民演出。新华社发(王永涛摄)

  “我们前天刚刚结束在河北邢台的演出,昨天晚上赶到这里。今后4天,还要在这里连演7场。”演出结束后,副团长王笑笑一边卸妆一边说,“乡亲们看得可高兴,我们感觉浑身上下都是劲。”

  受雨雪影响,当天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演出后台的几个取暖器并没有带来多少暖意,剧团成员身着戏服,复盘之前的演出,气氛却热烈。

  鄢陵县豫剧团一团演员在后台妆造。新华社发(王永涛摄)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视频

  这是一支活跃在农村的剧团。20世纪60年代,鄢陵县豫剧一团的演员们拉着自制的“木板车”当流动舞台,上山下乡为农民送戏,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板车剧团”。如今,“木板车”变成了汽车,新一代“板车人”依旧奔走在阡陌乡道,为农民歌。“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的“板车精神”接续传承,团员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200多个县(市)的乡村。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连唱三场大戏。”王笑笑说,每年春节前后,是豫剧团最忙的时候。受戏曲演员母亲的影响,王笑笑小学毕业后进入戏校学习,24岁进入鄢陵县豫剧团,从小听着“板车剧团”故事长大的他,如今已成长为剧团的顶梁柱。

  “2023年剧团演出近700场,能有这么多的演出,说明咱老百姓是喜欢看戏的,加上政策越来越好,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鄢陵县豫剧团一团副团长毛永安说,“现在来团里学习的年轻人有十来个,俺觉得能传承下去了。”(记者 史林静)

  视频:王永涛(通讯员)

责任编辑:王向前


编辑:奈志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