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祖文化公园一角。
茶乡茶香,茶歌嘹亮。
位于桐柏县境内的河南省茶树良种繁育场一角。
桐柏县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
2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桐柏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继2022年获得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将于今年10月份,迎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国内茶界的顶级专家学者聚首桐柏县,联合举办茶祖文化节暨国际红茶研讨会。近年来,淮河源头桐柏县因茶而富、因茶而美、因茶而名播海内外,“桐柏茶”香飘“一带一路”,实现从“中原茶乡”到“全国知名茶乡”的华丽转身、精彩“蝶变”!
古老茶乡美名扬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红泥炉边,静听雪;人间新冬,慢煮茶。滴水成冰的严寒时节,觅得少许闲暇,到桐柏山中寻一清净之处,唤三五好友,生一堆篝火,泡一壶清茶,赏茶诗,品香茗,确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在古老茶乡河南桐柏山区,茶,早已成为一种融入每日生活的大众文化。
桐柏地处豫鄂边界、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发源地。桐柏山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茶叶、茶文化的发祥地,非常适宜优质茶叶生长,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区之一。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曾发迹于桐柏山的神农氏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唐朝《唐书·地理志》载“义阳土贡品有茶”,当时的桐柏即属义阳辖区。茶圣陆羽也曾在名著《茶经》上对古义阳郡(今桐柏县)茶的品质作了详细评价,民间曾有诗流传:“借问陆君何处去?品茗只向太白峰。”陈椽《茶叶通史》、庄晚芳《茶树栽培学》载:“桐柏山脉一带茶区唐朝已为著名茶区。”宋时,桐柏山茶场曾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宋代的一位名士在游览太白峰诸多名胜品完桐柏山茶后,写下“阁楼三层读书论奇,泉水九壑听瀑蒸茗”传诵至今的佳联。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桐柏茶文化氤氲古今,在新时代愈发展现出无穷魅力。
“生态茶”香润心田
想喝到放心、健康、厚道的好茶,请到茶乡桐柏来。
请先看一组荣誉称号:“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示范县、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这是哪里?桐柏。
再看一组“茶名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名优特产名录、全国最大的有机野茶认证基地、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国际名茶银奖、全国名优绿茶质量评比优秀奖。这是哪里?桐柏。
再看一组数据。据报道,早在2018年,咱国内有个县的茶叶当年出口额达到2.58亿元人民币,折合3933万美元,出口增幅达89.5%,占全省茶叶出口的53%!这是哪里?桐柏。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上事实雄辩地说明,桐柏是个出产优质茶的好地方,“桐柏茶”是真正的“放心茶”“健康茶”。
好山好水产好茶。桐柏地处千里淮河的源头,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兼有暖温带、亚热带气候特征,具备多种动植物生存、生长条件,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茶叶等优势资源深藏其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7%。全县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以浅山丘陵为主,土壤中微量元素丰富,是生产好茶的天然福地。
近年来,“生态低碳茶”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绿色,而茶正是这样一种绿色的存在。2023年5月,在中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信息交流会上,桐柏县富兴林产果品有限公司、桐柏县嘉木茶叶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荣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打底”,相信会有更多的生态低碳茶企在桐柏涌现。多年来,桐柏县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行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构建生态保护建设治理新格局、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等举措,为培育生态低碳茶、持续提升茶叶品质夯实了基础。桐柏生态低碳茶认证体系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激发茶产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茶叶生态价值转化为更高的经济价值。
“桐柏野茶”香四海
据悉,早在2010年,桐柏的山野茶就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环保部的有机产品认证,成为南阳市第一家获得茶叶产业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这标志着桐柏茶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如今,在桐柏山区,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乃至普通农户,情系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理念深入人心,有机产业大有可为。有机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出、效益佳,这得益于桐柏县多年来立足建设“生态强县”“全国知名茶乡”等发展定位,实施“生态引领”战略,大力发展有机茶叶。桐柏县茶产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度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工作会议上,桐柏县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称号,这是一张金光闪闪的绿色名片,引领着“生态茶乡”向纵深推进。
如今,提升茶叶品质、打响有机茶品牌,已成为桐柏茶业的最大亮点,全县的有机茶面积已经突破2万余亩,认定标准也和国际接轨,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各方面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目前,全县共有14家企业获得茶产业有机认证证书23张,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万余亩,《桐柏玉叶茶》《无公害桐柏玉叶茶》两个农业标准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成为省级地方标准,“桐柏玉叶”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桐柏县荣获“有机茶乡”称号。
立春过后,漫山遍野的野茶树正在萌芽,再过一段时间,桐柏明前茶叶就将陆续进入采摘季节。自然纯净的桐柏茶叶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获得了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中亚等地爱茶人士的广泛好评。记者不仅感慨,仿佛一夜之间,桐柏茶叶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看似偶然的“桐柏茶”俏销现象却有着必然的原因,那就是顺应潮流,政府扶持,生态引领,品牌带动,适销对路,全民爱茶。有机茶,已真正成为桐柏老区闪亮的茶名片。
“三茶”统筹谱新篇
初春时节,行走在千里淮河源头河南省桐柏县,映入眼帘的是群山吐翠、诗意茶园。正在建设中的“三茶”统筹示范区(茶祖文化小镇)初具规模,古色古香的中华茶祖文化公园景色宜人,遍布桐柏山区的一个个小茶村生机盎然、茶香醉人。
多年来,桐柏县以建设“全国知名茶乡”为目标,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协同发展,以“三茶”一体化发展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引领与推动下,桐柏县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河南省十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桐柏县引资21亿元、占地4000亩的“三茶”统筹示范区建成后,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于一体,将进一步促进当地茶产业的提档升级,实现茶绿融合、产城融合。
为推动“三茶”统筹跨越式科学发展,桐柏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每年举办开山采茶仪式、手工制茶大赛、万人品茶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把弘扬茶文化与传承桐柏山歌、渔鼓、皮影戏等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桐柏茶文化创新性发展,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赋予茶产品新内涵,茶文化日渐成为桐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文化品牌。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县规模化的茶叶经营主体已有60余家,通过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涌现出一批茶叶生产专业镇、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茶收入占茶区农民纯收入的90%以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茶产业为乡村振兴铺就青翠浓郁的底色。为发挥茶科技对茶产业的引领作用,桐柏县在不断加强河南省茶树良种繁育场发展的同时,聘请专家作为红茶研发顾问,着力提升桐柏茶产品、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持续开展茶农培训行动,组织制茶技术人员参加全国茶叶加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涌现出一批茶叶加工“优秀选手”。开辟茶农增收新路径,在“桐柏玉叶”绿茶、“桐柏红”红茶、“桐柏毛尖”、“桐柏白茶”等品牌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利用夏秋茶叶资源,成功研制出具有桐柏特色的茯砖茶;利用冬季茶叶资源,研制出桐柏南山冬片茶,实现了茶叶原料利用最大化,拓展了桐柏的茶品种类,使桐柏县的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向多类茶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拓宽了山区农民的增收途径,为强县富民激活了新动力。以桐柏红茶科技园为支撑,高标准建设“数字茶园”,一体推进数字化生产,全方位打造数字化供应链,让每一位桐柏茶叶的消费者,都能喝到适合自己的茶饮。“三茶”统筹发展,激活了桐柏的生态资源,“全国知名茶乡”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淮河之源的绿水青山正换新颜。
“桐柏,一个喜气‘氧’‘养’的生态福地。我们将乘着全省、全市两会的东风,持续实施‘生态强县’战略,全方位打造‘中国知名茶乡’品牌,让小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叶’,谱写‘三农’发展的新篇章,为南阳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光添彩!”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告诉记者(全媒体记者杜福建)。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以雪为令!南阳市城管部门高效开展夜间扫雪除冰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