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在方城县博望镇汪庄村毛保旭的黄金梨园里,10多位梨农围在毛保旭周围,生怕看不清、问不明,错失学习好时机。
“现在的农民越来越相信科技增收,就拿种植黄金梨来说,一亩收入2万多元还争着找高手学新技术,这两年俺这儿的返乡大学生都成了种梨能手,很多新技术都是他们发明的。”博望镇负责产业发展的副镇长介绍说,毛保旭是返乡大学生深耕梨产业的代表,他一边种梨,一边深造,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央农广校等校的函授培训,获得“农民经理人”“高素质农民”“头雁计划优秀人才”等证书。
在博望镇,像毛保旭这样扎根农村、深耕梨产业,在实践中探索新技术的知识型农民不在少数。东风村大学生郑海鸥与丈夫高傲明一起返乡,承包500亩土地种植黄金梨,并研发黄金梨膏、梨糖、梨饮料等深加工技术,建成现代化生产线,为全镇的黄金梨拉长了产业链条。王岗村的何永健、张艳毅然辞去大学讲师的工作,返乡种植黄金梨,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梨产业共富联合体。郭老庄村返乡大学生陈海洋看到雨天摘运黄金梨不方便,发明了田间“小火车”,省工省时又省力……
返乡大学生们成为高素质新型农民,扎根农村深耕特色产业,为博望镇农业向高产、高质、高效进军攒足了后劲,种植黄金梨产生的高效益更是引发了人才回流,截至目前,已返乡从事农业产业并崭露头角的大中专毕业生超过300人。(全媒体记者李辉)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3年南阳市地区生产总值457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下一篇:没有了